老去惊时节,春来念物华。
青烟百六日,同社两三家。
醉著凌风舸,歌成满路花。
沧江万里意,独立送残霞。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清明》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去惊时节,
春来念物华。
青烟百六日,
同社两三家。
醉著凌风舸,
歌成满路花。
沧江万里意,
独立送残霞。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人触动于岁月的流逝,老去的感触让他感到惊讶。然而,春天的到来又唤起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他看到青葱的烟雾在百六天中蔓延,同社的人们聚集在两三家中。他沉醉在凌风的小船上,唱着歌曲,满路都是盛开的花朵。他站在江边,眺望万里长江,心中充满了感慨,独自一人目送残霞的美景。
赏析:
《清明》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诗词的节奏流畅,押韵自然,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中的青烟、凌风、满路花等形象描写具有生动的感觉,给读者带来了清新的视觉感受。最后两句“沧江万里意,独立送残霞”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中的孤独感,同时也传达了对光阴流转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表达了对春天及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诗人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晚秋天。过暮雨,云容敛,月澄鲜。正风露凄清处,砌蛩喧。更黄蝶,舞翩翩。念故里、千山云水隔,被名缰利锁萦牵。莫作悲秋意,对尊前。且同乐。太平年。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鲛绡巧织在深泉,不与人间机杼联。要知妙在笔墨外,第一莫为醒者传。
风云蛇阵将,山水鹿门居。报国曾留剑,归田始读书。雁秋湖水落,蝉露柳条疏。别梦关山远,松窗夜月虚。
仁道成已极,体元乾长人。独休不远复,当且学回仁。
正法眼藏当时灭却,那得许多落落索索。问著则差,答著则错。喝也喝不住,棒也打不著。妙喜更得工夫,时与下个注脚。休休休,莫莫莫。若要拈花微笑底事,不二法门也低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