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小苑。
处处花开满。
学得红妆红要浅。
催上金车要看。
君王曲宴瑶池。
小舟掠水如飞。
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王观,字通叟,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一作如臯(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授单州推官,试秘书省校书郎(以上《东臯诗存》卷一)。迁大理寺丞、知江都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二)。着有《芍药谱》一卷,流传于世。今录诗六首。
《清平乐(拟太白应制)》是宋代诗人王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宜春小苑的美景以及欢乐祥和的场面。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宜春小苑,处处花开满。
学得妆容要淡雅。
催上金车要观看。
君王在瑶池举行宴会。
小舟掠水飞行。
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愿浪费时间。
诗意:
这首诗词以宜春小苑为背景,描绘了花朵盛开的美景。诗人表达了对妆容淡雅的追求,暗示了人们应该追求内在美而非外表的华丽。催上金车要观看,指的是欣赏盛况壮观的场面,可能是指君王的巡游或盛大的庆典。诗中提到君王在瑶池举行宴会,瑶池是神话传说中仙境的地方,表达了欢乐和祥和的氛围。最后,诗人描述了小舟掠水飞行的景象,表示自己匆忙地离去,不愿浪费时间。
赏析:
《清平乐(拟太白应制)》以宜春小苑为背景,通过描绘花开、妆容淡雅等细腻的形象,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和谐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君王在瑶池举行宴会的描写,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给人以愉悦和宁静的感受。最后,诗人以小舟掠水飞行的景象来结束,传达了他匆忙离去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短暂而珍贵的时光,不可草率浪费。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君王宴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宴乐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过于匆忙而错过了生活的美好。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王观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以愉悦和留白的感觉,让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可以自由地联想和想象。
流苏空系合欢床,夫婿长征妾断肠。留得当时临别泪,经年不忍浣衣裳。
精神有限惟当啬,造化无心不汝私。此事安须知决择,鸡鸣勿後老人期。
畴昔夏之夜,百虫无不鸣。侵寻迫秋杪,惟有蟠蟀声。微物乏巨喙,寒翅厉酸清。露将化为霜,欲鸣声不成。瓦石有深缝,缄默逃汝生。不然且立死,焉问懒妇惊。天地布肃令,讵别物重轻。岂惟蝼蚁蛰,神龙亦潜形。
笋石清琤入紫烟,陆云题处是前年。苔侵雨打依稀在,惆怅凉风树树蝉。
山禽百族自呼名,撩我僧窗睡不成。纵汝多言吾自喜,了知今日十分晴。
兄弟江南北,时违怅望深。共为糊口计,常有畏人心。但可开家酿,无劳问远岑。团圆归计是,早晚与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