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枝瑶月。
帘卷黄金阙。
宫鬓蛾儿双翠叶。
点缀离南闹雪。
东风扇影低还。
红云不隔天颜。
夜夜华灯万树,年年碧海三山。
《清平乐 应制》是元代作家王庭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 应制
琼枝瑶月。
帘卷黄金阙。
宫鬓蛾儿双翠叶。
点缀离南闹雪。
东风扇影低还。
红云不隔天颜。
夜夜华灯万树,
年年碧海三山。
中文译文:
美丽的花枝、宝贵的明月。
帘幕卷起,覆盖黄金殿阙。
宫中美人的蛾眉,像是嫩绿的双翠叶。
装点离宫,南方的雪花飞舞。
东风吹拂,摇曳的影子低低垂下。
红云不遮挡天空的容颜。
夜晚的华灯照亮万千树木,
年复一年,碧海之上三座山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宫廷景象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元代宫廷的繁华和壮丽,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与恒久。
首先,诗中以琼枝和瑶月来形容美丽的花枝和明月,表达了宫廷的华丽和灿烂。黄金阙指的是皇宫中的金殿和高阙,帘幕卷起则揭示了壮丽的景象。接着,诗人以宫中美人的蛾眉来比喻翠叶,将自然景色与宫廷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婉约而华美的意境。
诗中还描绘了离宫的景色,南方的雪花点缀其中,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活力。东风吹拂之时,影子低低垂下,红云不遮挡天空的容颜,表达了自然界的恬静和宁和。
诗的最后两句以华灯和碧海三山作为象征,表达了日夜的繁华和岁月的流转。华灯璀璨,照亮夜晚,寓意着宫廷的盛世繁华。碧海三山则代表着自然界的永恒和壮丽。通过这样的对比,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自然景观的向往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宫廷景象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丰富的意象和修辞,展示了元代宫廷的繁华和壮丽,以及自然界的美丽与恒久。同时,诗中融入了对美好生活和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充满活力和永恒的美的追求。
公心如铁,万仞壁立。声名百年,翰墨十袭。绝景独睨,奔尘莫及。曰谁为之,目不妄入。
篱菊欲辞荣,林枫亦陨赤。清尊湛芳醑,园果繁以硕。邻里相劝酬,酣歌击白石。俯视池中鱼,仰睇云间翼。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路绕崖悬万仞头,檐泉带月几时休。个中拨转通天窃,人自安间水自流。
月魄光通四海,龙阳气满三田。一声雷动震山川。迸出飞光闪电。法雨常加有道,慈云广布无边。此时方显太平年。遂我一生本愿。
节物正防秋,关山落叶稠。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