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平乐》

娇羞未惯。
长是低花面。
笑里爱将红袖掩。
遮却双双笑靥。
早来帘下逢伊。
怪生频整衫儿。
元是那回欢会,齿痕犹在凝脂。

作者介绍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作品评述

《清平乐》是一首宋代晁端礼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
娇羞未惯。长是低花面。
笑里爱将红袖掩。遮却双双笑靥。
早来帘下逢伊。怪生频整衫儿。
元是那回欢会,齿痕犹在凝脂。

译文:
娇羞还未习惯。她长着含蓄的花容。
她笑时喜欢用红袖遮住,遮住了她那双双迷人的笑颜。
早早地进来,在帘下与她相遇。她频频整理着衫子。
这是以前的欢乐团聚,那牙印仍留在她凝脂般的嘴唇上。

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是一首描写美丽女子的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诗中的女子娇羞未习惯,低垂着含蓄的花容,笑起来喜欢用红袖遮住,使得她美丽的笑颜只能透过纱纤间露出。她早早地来到帘下与诗人相见,频频整理着衣裳,显示出她对仪态的追求和准备。诗中提到了以前的欢聚,指的是诗人与女子曾经的相聚欢乐场景,而女子嘴唇上留下的齿痕,象征着他们之间曾经的亲密接触和甜蜜回忆。

整首诗以细腻、含蓄的笔触刻画了女子的美丽和可爱,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出女子的娇羞和动人之处。诗中运用了娇羞、红袖、笑靥等意象,使诗词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情愫。诗人通过描写女子的美丽形象,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和倾慕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唯美,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展示了宋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美的追求。

  • 《赠大仰齐禅师》

    大仰古名刹,师居二纪中。本无一法说,须信万缘空。体与大虚合,心将诸祖同。唐来三百栽,不附释迦风。

  • 《效古·其一岁暮怀》

    其一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其二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 《得山雨》

    急雨射苍壁,溅林跳万珠。山根水壅壑,漫窗若注壶。

  • 《幽居》

    衰鬓萧条笑旧青,一枝栖稳寄余龄。徐行不媿衣露肘,安卧何妨席见经。视客恰如堂上燕,捐书那愿案头萤。时时开说前贤事,聊遣乡闾识典刑。

  • 《屈原庙》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幡。龙舆已逐蜂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

  • 《偈颂一百零九首》

    门外门内,一时分付。若是俊流,何必重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