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暑堂会同年》

当年绿发上天衢,三纪于今雪满须。
荣路风波多契阔,画堂歌吹暂欢娱。
杯中明月时摇动,草际飞萤乍有无。
莫问更筹须剧醉,四翁同籍亦难俱。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作品评述

《清暑堂会同年》是宋代文学家蔡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年绿发上天衢,
三纪于今雪满须。
荣路风波多契阔,
画堂歌吹暂欢娱。
杯中明月时摇动,
草际飞萤乍有无。
莫问更筹须剧醉,
四翁同籍亦难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以及人生的无常和离别之情。诗人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首两句"当年绿发上天衢,三纪于今雪满须"描述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和风华正茂,但时光流转,岁月如梭,如今已经年老,白发满头。

接下来的两句"荣路风波多契阔,画堂歌吹暂欢娱"表达了人生的荣辱得失和欢乐悲伤。人生中的风波和荣耀都是暂时的,诗人用"契阔"来形容风波多变,画堂歌吹的欢娱也只是暂时的短暂享受。

下一句"杯中明月时摇动,草际飞萤乍有无"描绘了一种酒后独自思念的情景。诗人举起酒杯,杯中的明月摇动,象征着内心的独自思念和寂寞。草地上的飞萤时有时无,也反映了人生中的离合和变幻。

最后两句"莫问更筹须剧醉,四翁同籍亦难俱"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之情。诗人劝告别人不要再问他的近况,因为他已经深陷酒色之中,与好友共同度过的时光也已经难以再现。

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的思考和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思索和回味。

  • 《次沈陶庵题石田有竹庄韵》

    移家种竹杨湖上,半似湘川半辋川。诗好日尝题节下,酒酣时复卧根边。扫门延客还开径,煮笋供茶或试泉。我记别来今十载,出林添得几梢烟。

  • 《西斋》

    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 《郡学锁宿》

    长柏高柟荫广庭,夜凉人静梦魂清。不知山月几时落,每到晓钟闻雨声。

  • 《新作西北门楼》

    赤白崔嵬晚照间,投闲时复一跻攀。时平守望皆无用,添得清秋数点山。

  • 《吊古行》

    苍梧之南湘水头,烟波逐客增离忧。重瞳孤坟閟白日,双娥贞佩摇清秋。江空夜开鬼对泣,泣罢仍为鼓瑶瑟。瑟声渐杳江声长,丹枫坠影天霜白。临江被发招帝魂,拔剑欲断东流奔。东流无穷帝不返,呜呼薄俗无由敦。

  • 《惜分飞》

    易散浮云难再聚。遮莫相随百步。谁唤行人去。石湖烟浪渔樵侣。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