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青玉案(残春)》

梅黄又见纤纤雨。
客里情怀两眉聚。
何处烟村啼杜宇。
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
利名萦绊何时住。
恼乱愁肠成万缕。
满眼兴亡知几许。
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作者介绍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

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

作品评述

《青玉案(残春)》是宋代赵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黄又见纤纤雨。
春天里的梅花已经凋零,又看到了细细的春雨。

客里情怀两眉聚。
在客居的地方,思念之情汇聚成了两道眉梢。

何处烟村啼杜宇。
烟雨笼罩下的乡村,传来了啼鸟的声音。

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
劝告人们回家,早早想念家乡,听到了满耳的辛酸苦楚。

利名萦绊何时住。
名利的纠缠何时才能停止。

恼乱愁肠成万缕。
烦恼和忧愁缠绕成千万股细丝。

满眼兴亡知几许。
眼中充满了兴衰的景象,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变迁。

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不如在老松和石头旁边找一个地方,建造一个简朴的家门。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乡客居的人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痛苦。梅花凋零、春雨细细,象征着残春的凄凉和离别之情。诗中提到的啼鸟和烟雨笼罩的乡村,更加强烈地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劝人归去和早思家转,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到家乡、追忆家乡的愿望。然而,现实中的名利纷扰,使得归乡之路变得困难,满腔的烦恼和忧愁纠缠着诗人的内心。最后,诗人提到了寻找一个简朴的家门,表达了对安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离愁和思乡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痛苦的对比,使诗词更具感染力。诗中的意象清新,语言凄美,让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离乡背井的苦楚。整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纯朴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隐居秋日》

    行药归来即杜门,啸台秋色背人群。幽虫傍草晚相映,远水着烟寒未分。高亢可能称独行,穷空犹擬赖斯文。过从好事今谁是,自笑何如杨子云。

  • 《题校书图》

    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如何复窥蠹简尘,又借管城公作帚。画史画名不画实,润色丹青传不朽。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当时万一见此图,诸郎不免涎垂口。

  • 《枕上偶成在首》

    一春霁色养花天,近夏鞭霆雨沛然。说与农人勤贮水,行看绿雾涨平田。

  •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

    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竿半隐堤。饭豆羹藜思两鹄,饮河噀水赖长霓。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杉松斗岁寒。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 《和答张衡仲》

    我方开竹径,公肯屈篮舆。别去梦犹见,诗来锦不如。乾坤愁思里,风月醉眠馀。会卜溪桥畔,邻墙小结庐。

  •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