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青玉案(池亭)》

浮萍不碍鱼行路。
细数鱼来去。
静倚溪阴深觅句。
碧鲜清润,影摇香度。
易觉阑干暮。
凫雏深傍苹根住。
浴罢红衣褪残缕。
一寸江湖可付。
渚兰汀草,卧烟敧雨。
荒了垂纶处。

作者介绍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王质的生平

  元和六年,登进士甲科。释褐岭南管记,历佐淮蔡、许昌、梓潼、兴元四府,累奏兼监察御史。入朝为殿中,迁侍御史、户部员外郎。为旧府延荐、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充兴元节度副使。入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

  太和中,王守澄构陷宰相宋申锡。文宗怒,欲加极法。质与常侍崔玄亮雨泣切谏,请付外推,申锡方从轻典。质为中人侧目,执政出为虢州刺史。质射策时,深为李吉甫所器;及德裕为相,甚礼之,事必咨决。寻召为给事中、河南尹。八

  年,为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宣歙团练观察使。在政三年。开成元年十二月,无疾暴卒,时年六十八,赠左散骑常侍,谥曰定。

  质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

作品评述

《青玉案(池亭)》是宋代王质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池亭景观,通过对浮萍、鱼群和溪水的描绘,传达出静谧、清新的意境。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浮萍不碍鱼行路。
细数鱼来去。
静倚溪阴深觅句。
碧鲜清润,影摇香度。
易觉阑干暮。
凫雏深傍苹根住。
浴罢红衣褪残缕。
一寸江湖可付。
渚兰汀草,卧烟敧雨。
荒了垂纶处。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浮萍和鱼群的动态,展示了它们之间和谐的关系。浮萍作为池塘中的植物,不妨碍鱼儿自由地穿行其中。诗人倚在溪水阴凉的地方,专注地观察着鱼儿的游动,寻找着可以表达自己心境的诗句。鱼儿呈现出碧绿色的鲜明和清新的润泽,它们的身影摇曳着香气的氛围。当黄昏来临时,阑干的影子容易被察觉。凫鸭的雏鸟深深地靠近苹根栖息,红衣洗浴后的颜色褪去了一些残缕。诗人认为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江湖世界是可以倾心付出的。草地上的渚兰和汀草,静静地躺在烟雨中。垂钓的地方荒废了。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细小事物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浮萍、鱼群、溪水和其他自然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细节,通过对颜色、气味和声音的描述,使诗意更加丰富和生动。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可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真谛。

  •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井州。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 《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贡部抡才选,高风素所钦。方闻二道策,献纳百官箴。荣滞登台晚,周爰注意深。有时无命叹,遗恨古犹今。

  •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螳臂初来攫晚蝉,那知黄雀沫馋涎。王孙挟弹无人处,一夜雕盘荐玳筵。

  •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寄傲轩》

    男儿鹜功名,浪起四方志。辙环百年间,正足消两髀。达人坐进此,妙处不容喙。卷舒周古今,俯仰小天地。南窗有馀清,松菊爽朝气。岂独傲世怀,吾生真可寄。

  • 《题招提院静照堂》

    身虽居城邑,趣不落人间。门外尘埃满,庭中日月间。潮随朝梵响,雨入定衣斑。几欲携筇去,松阴一叩关。

  • 《郊行逢社日》

    酒熟送迎便,村村庆有年。妻孥亲稼穑,老稚效渔畋。红树青林外,黄芦白鸟边。稔看风景美,宁不羡归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