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不摇,神不骄,鬓任髡,颜任凋。
人扰扰而胶胶,尔寂寂而寥寥。
知壶子其谁何,异渔父之堪描。
往壁观以默照,免室迩而人遥。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清源知藏僧法源写真求赞》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精神不动摇,神态不傲慢,
头发任由剃去,容颜任由凋谢。
人们纷扰喧嚣,你却静静寂寂。
你知道这个壶子是谁的?像渔父般难以描摹。
向壁观察,以默默照亮内心,
远离尘嚣,与人疏远。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禅宗僧人法源的形象和境界。法源精神专注,不为外界所动摇,但又不骄傲自满。他剃去头发,容颜凋谢,表现出对世俗外貌的超越。与此同时,他在喧闹纷扰的世界中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寂寥。法源对一只壶子有所领悟,认为它难以被凡人所描摹,象征着超越尘世的智慧和境界。通过默默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法源能够照亮自己的内在世界,并与外界的喧嚣保持一定的距离。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禅宗僧人法源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诗人用“精不摇,神不骄”来形容法源,强调了他的内心专注和谦逊。头发髡剃、容颜凋谢的描写,表现了法源对外貌和世俗的超越,强调了内心修持的重要性。诗中的“人扰扰而胶胶,尔寂寂而寥寥”对比了法源与周围世界的不同状态,突出了他的超脱和独特性。通过对壶子的描绘,诗人暗示了法源具有超凡的智慧和境界,能够触摸到别人无法理解的境界。最后,诗人通过“往壁观以默照,免室迩而人遥”的表述,强调了法源通过内心的默默观察来照亮自己的内在世界,并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修行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禅宗僧人法源的描写,表达了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和形象的对比,展示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修行方式,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内心的寻求。
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那边云筋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诗酒社,水云乡。可堪醉墨几淋浪。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宴馀香殿会鸳衾,荡春心真珠帘下晓光侵,莺语隔琼林。宝帐欲开慵起,恋情深。玉殿春浓花烂漫,簇神仙伴。罗裙窣地缕黄金,奏清音酒阑歌罢两沉沉,一笑动君心。永愿作鸳鸯伴,恋情深。
破雨游山也莫嫌,却缘山色雨中添。人家屋里生松树,穿出茅檐却覆檐。
疏风摆撼芙蓉沼。垅上梅英小。谁家姊妹去寻芳。粉面云鬟参杂、汉宫妆。邯郸奏罢宫中乐。邂逅同杯酌。老来花酒制颓龄。为爱嫣然娇靥、斗盈盈。
休夸富贵,莫骋荣华。无常事紧堪嗟。休学云阳朱判,利锁名枷。好继风仙悟道,弃家缘、仙路无差。长久志,炼凡心似玉绝尽纤瑕。度日唯凭乞化,憨憨地,逍遥云水生涯。常处常清常静,常有黄芽。无中功成九转,现胎仙、手掌灵砂。恁时节,与山侗,同步烟霞。
两岸绮罗春纵目,一天星斗夜凭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