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冷莎庭夜已深,百虫声外有清音。
诗情正苦无眠处,愧尔阶前相伴吟。
《蛩》是唐代诗人李中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月夜寂静,百虫鸣叫之外,仍能听到一种特别悦耳的音乐声。诗人在这个时刻感到痛苦地无法入眠,自愧不如蟋蟀能陪伴着自己在阶前吟唱。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月子寒草地的夜晚已经很深,
百虫的声音外面有一种清澈的音乐声。
我在这个时刻正痛苦地无法入眠,
惭愧地看着你陪我在阶前吟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月夜中的幽思和苦闷之情。月子已经很寒冷,草地上看不见绿色。夜晚已经很深沉,一切都静悄悄的,只有百虫不停地鸣叫。然而,在这百虫声中,诗人仍然能够听到一种特别清澈的音乐声。这种声音或许是来自蛩蟠在阶前吟唱。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眠之苦。月夜的宁静往往让人陷入深思,而此时无法入眠的困扰更加突出。诗人抱着羡慕和自愧的心情,看着蟋蟀在自己的阶前吟唱,感叹自己无法像蟋蟀那样陪伴自己度过这个难熬的夜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和无眠的痛苦之情,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诗人在对比中表达了对于自己的不满和愧疚,以及对蟋蟀能够在黑暗中找到乐趣的羡慕之情。整体上,诗意深远,让人对寂静的夜晚和个体在其中的境遇产生共鸣。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少年不更事,新学多误人。桓冲成引语,张禹岂纯臣。
衰残悔不早修真,蓝缕何须更逐贫。诸恶能通三世业,瓣香要做再来身。先民至死思存汉,谄子偷生作美新。俯仰两间无愧怍,有辞可以白先人。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扁舟吾已僦,把钓待秋风。
山有乔峰水有涛,未能容屐岂容舠。非无仁智斯为乐,少有登临不惮劳。言味止知甘脍炙,语真谁是识琼瑶。自惭不尽人才处,长恨今人论太高。
师年八十三,登坛秉律凡六十年,每岁于师处授八关戒者九度。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