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纨如月胜吴纱,仿佛蟾宫路未赊。
涤暑自宜斟瑞露,凭虚谁肯乞飞霞。
荒城蔓草生萤火,古濑西风起浪花。
梦里仇山归未得,竹篱茅屋趁溪斜。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怀和子野》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纨如月胜吴纱,
仿佛蟾宫路未赊。
涤暑自宜斟瑞露,
凭虚谁肯乞飞霞。
荒城蔓草生萤火,
古濑西风起浪花。
梦里仇山归未得,
竹篱茅屋趁溪斜。
译文:
秋天的薄霜如同明月,美丽而胜过吴地的纱。宛如蟾宫之路还未收取债务。凉爽的秋雨自然适宜斟满珍贵的露水,但是在这虚无的世界里,有谁愿意去请赐飞瑞霞呢?
在荒城中,野草茂盛,点缀着闪烁的萤火。古老的河濑中,西风掀起涌动的浪花。梦中,仇山的归乡尚未实现,只能趁溪水斜照下,暂时在竹篱茅屋中停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和向往归家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示了仇远对于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
首先,诗人用“霜纨如月胜吴纱”描绘了秋天的薄霜的美丽,将其比喻为明月,形容其洁白纯净,超越了吴地的纱。这种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清新凉爽秋天的喜爱。
接着,诗人运用了“仿佛蟾宫路未赊”的比喻,暗示了归乡的遥远和未实现的希望。蟾宫路是指传说中月宫的道路,而未赊则暗示归家之路尚未完成,仍然艰难和遥远。
然后,诗句“涤暑自宜斟瑞露,凭虚谁肯乞飞霞”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凉秋雨的向往,希望能沐浴其中。然而,面对虚无的世界,诗人感叹谁愿意去请赐飞瑞霞呢?这里瑞霞象征着美好的归宿和理想,而凭虚则暗示现实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最后两句以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归乡的思念。荒城中,野草茂盛,萤火点缀其间,形成一幅寂静而神秘的画面。古濑西风的起伏的浪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归家和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于美好归宿的追求。诗中所使用的意象和比喻丰富而准确,表达了诗人细融入自然的情感和对于理想归宿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无常和残酷。这首诗词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仇远独特的感悟和对于生活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感悟。
公到层轩雪已残,萧林素节晓相看。山融爱日酥千点,地接顽云缟万端。曾有金樽开兔苑,况无铁甲戍桑乾。清风落纸成佳句,身世浑疑在广寒。
樽酒津亭别,还城何所投。无情是流水,断送到南州。
画山画骨更画魂,范宽此中高出群。君家八幅老笔墨,百年古箧铺香芸。我来日出挂东壁,苍崖落雪飞纷纷。寒鸟不动空无尘,荡荡晴天开四垠。终南太华入霄汉,秀色千里填河汾。想当盘礴未画时,天地开辟云中君。长鲸吸川欲酣醺,疾起信手驱风云。须臾却立万岭下,援笔往往齿没龈。
敛同云。破腊雪霁前村。占阳和、孤根先暖,数枝已报新春。如青女、谩同素质,笑姑射、难并天真。疏影横斜,澄波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驿畔,行人立马,回首几销魂。江南远,陇使趁程,踏尽冰痕。有个人人,玉肌偏似,移我常对金尊。拈纤枝、鬓边斜戴,嗅芳蕊、眉晕潜分。素
出门欲求仁,取友必胜己。寥寥云海乡,所幸有君尔。胸蟠三万卷,智先三十里。相与定诗盟,谁能执牛耳。长身如病鹤,吟苦如蟋蟀。顾此憔悴姿,痴生年八秩。举世皆好竽,老夫方鼓瑟。梅花莫笑人,茅檐炙朝日。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