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鸣风历耳,道坏草侵衣。
月到千家静,林昏一鸟归。
冥冥尘外趣,稍稍眼中稀。
送老须公等,秋棋未解围。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秋怀示黄预》
窗鸣风历耳,
道坏草侵衣。
月到千家静,
林昏一鸟归。
冥冥尘外趣,
稍稍眼中稀。
送老须公等,
秋棋未解围。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师道所作,它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的心境和情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出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窗鸣风历耳",描绘了窗户因秋风吹拂而发出声响。这一景象传达出凉爽的秋意,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着,"道坏草侵衣",表达了道路破损、杂草丛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这句诗意味深长,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月到千家静,林昏一鸟归",通过描绘月亮的出现和鸟儿归巢的情景,表现了秋天的宁静和归隐之意。这里的静谧与归宿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内心的思索和归属感。
"冥冥尘外趣,稍稍眼中稀",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传递了一种对尘世之外的兴趣和渴望,暗示了作者对超越尘俗的追求。眼中的稀疏景象暗示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渴求,与世间喧嚣相隔。
最后两句"送老须公等,秋棋未解围",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的告别和对未完成的事物的思念。"秋棋未解围"既是对围棋比喻,也可理解为未了的事情和未实现的心愿。这句诗给人一种遗憾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呼应了整首诗中的秋天意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物、运用比喻和寓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它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和人生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真实与理想之间的追求和思考。整首诗既有景物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抒发,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酒尽歌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东门匹马夜归处,南浦片帆飞去时。赋罢江淹吟更苦,诗成苏武思何迟。可怜范陆分襟后,空折梅花寄所思。
身非巫女惯行云,肯对三星蹴绛裙。清吹声中轻脱去,瑶天笙鹤两行分。
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不须块坐参禅。也不要区区学挂冠。但对境无心,山林钟鼎,流行坎止,闹里偷闲。向上玄关,南辰北斗,昼夜璇玑炼火还。分明见,本
承亦既笃。眷亦既亲。饰奖驽猥。方驾骏珍。弼谐靡成。良谟莫陈。无觊狐赵。有与五臣。
漠漠烟横草树青,依稀风景似兰亭。小桥疏竹人沽酒,曲径落花僧掩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