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槭庭前树,朝零非昔稠。
呦呦草虫鸣,暮急晓未休。
耎虽无不平,岂亦有哀忧。
胡为劳吟呻,与士伤感投。
壮士亦何者,哀哦与虫酬。
所抱不列陈,调苦难谣讴。
高目有远见,直怀羞曲求。
蒿藜袭久安,功名忘前休。
日月忽未几,天地今复秋。
少壮负所怀,老大将安谋。
生无及人功,死骨埋泉羞。
胡为不奋飞,徒与寒饿仇。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秋怀》
槭槭庭前树,
朝零非昔稠。
呦呦草虫鸣,
暮急晓未休。
耎虽无不平,
岂亦有哀忧。
胡为劳吟呻,
与士伤感投。
壮士亦何者,
哀哦与虫酬。
所抱不列陈,
调苦难谣讴。
高目有远见,
直怀羞曲求。
蒿藜袭久安,
功名忘前休。
日月忽未几,
天地今复秋。
少壮负所怀,
老大将安谋。
生无及人功,
死骨埋泉羞。
胡为不奋飞,
徒与寒饿仇。
中文译文:
庭前的枫树纷纷落叶,
早晨的零星,非昔日的茂盛。
嗡嗡草虫鸣叫,
黄昏匆忙,拂晓未休。
虽然我没有什么不平之事,
又怎么会有悲伤和忧愁呢?
为何要劳苦地吟咏呻吟,
与文士一起伤感抒怀。
豪壮的人又算是什么呢,
悲伤和虫子一起应和。
我所怀抱的并不属于列传中的英雄,
调动苦难,难以谱写歌颂之词。
高瞻远瞩的目光,
直接把羞耻曲解为追求。
我长期以来只埋头於蒿藜的平安,
功名已经忘却了过去。
日月转瞬即逝,
天地又到了秋季。
年少时怀揣的理想,
老大将要安排谋划。
生命没有取得伟业,
死后的骨灰葬在泉边也成了耻辱。
为何不奋发飞翔,
却与饥寒成为敌人。
诗意和赏析:
《秋怀》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秋天景色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的开篇,通过描写庭前的枫树落叶,将秋天的凋零景象与过去的繁盛做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接着,诗人描述了草虫的鸣叫声,以及黄昏匆忙和拂晓的忙碌景象,暗示着时间的紧迫感和生活的琐碎与繁忙。
诗的第二节,诗人否定了自己有不平之事的想法,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因此不应该有悲伤和忧愁。然而,诗人又反思自己为何要劳苦地吟咏呻吟,与文士一起抒发伤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诗人身份和文人境遇的思考,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质疑和反思。
接下来的几节,诗人通过对壮士、调苦难谣讴、高瞻远瞩的目光等形象的讨论,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诗人认为壮士的身份并不重要,悲伤和虫子的鸣叫并不值得应和,他所怀抱的并不属于传世的英雄事迹,也无法写出调动苦难的歌颂之词。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于传统价值观的质疑。
最后几节,诗人通过描写日月的转瞬即逝和天地进入秋季,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在年少时怀揣理想,而如今年老,需要安排谋划将来。他认为自己没有取得伟业,将来的安排和规划也成为了一种无奈。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索和反问,为什么不奋发飞翔,而与饥寒成为敌人。
整首诗词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处境、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于传统价值观的质疑。诗中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思想的纠结,以及对于个人选择和人生意义的思索。整体上,诗词的意境深邃,文字简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特点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莲荡中央劣露沙,上头便著野人家。篱边随处插垂柳,檐下小船萦钓车。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故国伊川远,深居碧嶂前。伴吟唯有鹤,高趣别无仙。岳信闲慵答,丹经秘不传。杖蔾时访我,终日话南禅。
绿发青衫旧竹君,墨卿挥拂更清新。断枝活叶风萧瑟,想见凌云百尺身。
词源浩渺浙江潮,倒泻银河落九霄。贝阙珠宫春不老,蓬莱瀛海路非遥。多君访古曾携手,愧我劳生漫折腰。拟欲诛茅成小隐,山云不薄幸相招。
宿雾浓云拨不开,更倾骤雨下天来。天公也喜人欢聚,故遣斜阳送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