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衰残意,关河离别情。
秋风已如此,况复更论兵。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怀》是一首宋代晁说之所写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草木凋零意,关河别离情。
秋风已如此,更不必谈兵。
这首诗词表达了秋天的悲凉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之痛。诗人通过描绘草木凋零的景象和关河上的离别场景,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冷落。秋风已经如此凄凉,更没有必要再谈论战争和军事之事了。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将自然的衰败与人情的离别相联系,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诗中的秋风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而草木凋零则象征着事物的衰老和消逝。关河上的别离情景则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和分别之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于衰败和离别的深沉思考。诗人借助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于战争和军事的反思和拒绝,强调了人文关怀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晁说之对于秋天和人情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呼唤人们要珍爱和保护和平与情感纽带。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鲜华五色翅飞低,不比寻常鹊踏枝。德茂翱翔丹穴日,琴清调弄紫庭时。羞同鸡鹜喧堂宇,笑把金铜铸殿墀。何似花栏自生长,幽芳端不在人知。
知名十小天,林屋当第九。题之为左神,理之以天后。魁堆辟邪辈,左右专备守。自非方瞳人,不敢窥洞口。唯君好奇士,复啸忘情友。致伞在风林,低冠入云窦。中深剧苔井,傍坎才药臼。石角忽支颐,藤根时束肘。初为大幽怖,渐见微明诱。屹若造灵封,森如达仙薮。尝闻白芝秀,状与
北风阁雪不到地,寒日自同云外天,愁人得酒百不问,满引聊作诸公先。少休歌舞进棋局,更放旌旗移楼船。我欲吴歌恐惊坐,戏挥如意扣船舷。
安乐先生醉便歌,庄篇徒尔说焚和。有名有守同应少,无事无求得最多。胜处林泉供放适,清时风月助吟哦。能抛忧责忘劳外,不纵逍遥更待何。
别驾促严程,离筵多故情。交深季作友,义重伯为兄。镇静移吴俗,风流在汉京。会看陈仲举,从此拜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