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末寄上桐江冯使君》

山东山色胜诸山,谢守清高不可攀。
薄俗尽于言下泰,苦心唯到醉中闲。
香凝锦帐抄书后,月转棠阴送客还。
野客沾恩归未得,萧萧霜叶满柴关。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秋末寄上桐江冯使君》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东山色超越了其他山岳,谢守的清高高不可攀。
薄俗只言论下泰然,唯有苦心到醉中安闲。
香气凝结在锦帐之内读书后,月亮转动在棠树的阴影中送客归家。
野客尚未得到恩宠而归,幽幽寒霜满柴门。

诗意:
这首诗以山东的山景作为背景,以描写自然之美为起点,表达出作者对身边繁琐俗世的厌恶和对自由闲逸的向往。诗中的桐江冯使君则代表了那些在世俗之中仍能坚持追求雅致高尚的人。

赏析:
1. 这首诗的描写手法含蓄而悠远,通过“山色胜诸山”来凸显出山东山岳的壮丽和美丽。这种比较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得山东的山景显得独特而超然。
2. 诗中以“谢守清高不可攀”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清高的向往和向往。谢守清高的形象,代表了一种高尚而独立的精神追求,是作者对自己情感追求的一种投射。
3. 通过对薄俗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琐事的厌恶,并以“苦心唯到醉中闲”来表达自己追求自由和宁静的心愿。
4. 诗中还出现了月亮和棠树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安详与寂静,为诗词增添了一种深邃的氛围。
5. 最后两句“野客沾恩归未得,萧萧霜叶满柴关”则展现出诗人未能得到官宦之人的资助和青眼,依然默默无闻地遭受世俗的辜负与冷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写意的描绘和对清高自守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琐的厌弃和对自由闲逸的向往。虽然作者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憧憬,然而最后的题句还是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落寞之情。这使得这首诗带有一定的忧伤和思考,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作。

  • 《七月十四日江西美约周愚卿兄弟及许景阳相过》

    起来汗浃似翻浆,容带清风变早凉。鹤子曳衣犹浅褐,鹅儿对酒已深黄。白莲近揖三千女,丹荔遐招十八娘。但把槐忙付年少,不妨老伴燕林塘。

  •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帝作黄金阙,仙开白玉京。有人扶太极,惟岳降元精。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旂常悬祖德,甲令著嘉声。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武乡传阵法,践土主文盟。自昔流王泽,由来仗国桢。九河分合沓,一柱忽峥嵘。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碧虚天共转,黄道日同行。后饮曹参酒,先和

  • 《送苏公佐屯田知单州》

    柏上有群乌,一乌飞向东。方栖头与人司吉凶。八月禾已获,九月黍已舂。竞持美酒相庆乐年丰。借问何能尔,时平无困穷。

  • 《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 《星诸兄挽词》

    吾宗老兄弟,夫子最高明。问学穷根柢,公忠出性情。夙能全至孝,元不念修程。道自成均重,身由射策荣。把麾闻列郡,持橐贰春卿。得请还山早,居家旧疾平。正安琳馆乐,忽报玉楼成。死后名逾盛,生前志未行。他年如定谥,谥号决当清。

  • 《守居园池杂题·北园》

    春风有多少,尽入使君家。当与那人乐,满园桃李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