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
人家日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
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
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秋日登海州乘槎亭》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日登海州乘槎亭
海上西风八月凉,
乘槎亭外水茫茫。
人家日暖樵渔乐,
山路秋晴松柏香。
隔水飞来鸿阵阔,
趁潮归去橹声忙。
蓬莱方丈知何处,
烟浪参差在夕阳。
中文译文:
秋天的海州登上乘槎亭,
海上的西风八月凉爽,
乘槎亭外面是一片茫茫的水。
人家里的阳光温暖,樵夫和渔民快乐,
山路上秋天的晴天,松柏的香气扑鼻而来。
隔着水面,鸿雁阵阵飞来,阵势宽广,
乘着潮水回家,划桨的声音匆忙。
蓬莱方丈在哪里呢?不知道在何处,
烟雾和波浪在夕阳下交错起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登上海州乘槎亭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海上的西风、茫茫的水面、温暖的人家、秋天的山路和夕阳下的烟雾和波浪,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
诗中的海上西风八月凉,表达了秋天的凉爽和清新。乘槎亭外水茫茫,形容了海的广阔和无垠。人家日暖樵渔乐,描绘了人们在温暖的阳光下从事樵夫和渔民的快乐生活。山路秋晴松柏香,通过描写秋天的晴天和松柏的香气,展现了山间的宁静和秋天的美丽。
诗中的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描绘了鸿雁飞过水面的壮丽景象,以及人们乘着潮水回家的忙碌场景。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表达了诗人对蓬莱方丈的向往和对夕阳下烟雾和波浪的观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海州的景色,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凫骛行中脱病身,竹林深处得幽人。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扰一春。
凄凄寒雨送余春,繁艳浓香慰病身。忽作暖风迟日想,慨然如在汉江滨。
我来菊始华,我去菊方好。主人远招客,欢意不草草。投辖陈陈公,哦诗杜陵老。不忧垂橐归,珠玑已盈抱。天宠忽鼎来,拥旄行就道。贤侯借辉光,春风发枯槁。
羁游那复恨,奇观有南溟。浪蹴半空白,天梁无尽青。吐吞交日月,澒洞战雷霆。醉後吹横笛,鱼龙亦出听。
驱车陟高丘,郤望大梁圻。驰道入双阙,勾陈连太微。夷门壮下属,清洛相因依。美哉吾党士,皋禼良可希。
秦郎不知我,我岂知秦郎。相逢每戏剧,此狷而彼狂。坐有今辅弼,正色屡低昂。逮今白发垂,悔昔少年场。一闻溪路雨,泪与雨争行。黄鹂千百在,斯人今则亡。如其并老去,娱乐岂遽央。况复有诸生,遗颂满汝阳。瘴雾杀君时,龙门曾恸伤。今虽苟生活,苍蝇待我傍。谁家有歌喉,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