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有何好,修竹隐楼居。
人在秋云杪,香凝午醮馀。
芳林多落果,灵沼少惊鱼。
归棹闻歌咏,犹如学步虚。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爲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日孤山道院》是宋代诗人周文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山上的道院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宁静和恬淡之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孤山有何好,修竹隐楼居。
人在秋云杪,香凝午醮馀。
芳林多落果,灵沼少惊鱼。
归棹闻歌咏,犹如学步虚。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孤山道院的赞美之情。诗中所述的景物、事件和感受都以意境深远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恬淡的感受。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是一个疑问句:“孤山有何好”,表达了诗人对孤山之美的质疑和探索。接着,诗人描绘了修竹掩映的楼居,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幽静的场景中。在这个秋天的场景里,人们在云端之上,感受着香烟余味,仿佛还沉浸在午醮的香气中。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芳林中果实纷落的景象,灵沼中鱼儿少有惊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秋日静谧的特点。最后两句描述了归船上歌声的传来,仿佛听到了一种悠扬的歌咏,给人以美好的联想。诗人用“犹如学步虚”来形容歌声,既展现了歌声的虚幻感,又增加了整首诗的韵律感。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秋日孤山道院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秋日的美好和宁静。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妙年意气已横秋,不为身谋为国谋。斥去佞臣谈笑里,英名高压汉朱存。
城东老圃旧书生,紧闭柴门懒送迎。独袖篇诗与君别,相看白首不胜情。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雪尽惟酒经。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
官居閴寂似僧居,坐卧行藏行自如。爽气逼人千亩竹,清风满室一床书。心游淡泊能调马,意绝贪求岂羡鱼。即此便同三径隐,未须投绂赋归欤。
澹澹沧海气,结成黄香才。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台。一鹗顾乔木,众禽不敢猜。一骥骋长衢,众兽不敢陪。遂得会风雨,感通如云雷。至矣小宗伯,确乎心不回。能令幽静人,声实喧九垓。却忆江南道,祖筵花里开。春风不能别,别罢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