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循环速,还惊一叶飞。
草衰山自瘦,雨罢水增肥。
芡嚼鲛人泪,荷凋楚客衣。
鲈鱼不易得,张翰正思归。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日遣兴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思乡之情。
诗词以秋天的时序循环为脉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出时间的流转之快,令人惊讶万物的变化。其中的一叶飞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寓意着岁月的流逝。草木的凋谢使山峦显得瘦弱,而雨水的增多则使水域变得丰盈,这种对自然界的观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诗词中还出现了芡和鲛人的意象。芡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果实酷似人的眼泪,诗中的芡嚼鲛人泪,意味着人们在时间的变迁中流下的悲伤和眼泪。而鲛人则是传说中的海中仙子,与芡的意象相互烘托,突出了岁月流转中人们的离愁别绪。
诗词的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思乡之情中的彷徨和期盼。鲈鱼是一种美味的鱼类,诗中的鲈鱼不易得,暗示着诗人离乡漂泊的辛酸。而张翰则是指宋代文人张翰,他是诗人的知己,也是诗人思乡的象征。张翰正思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相融合,使诗词更具有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读者在欣赏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