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驿苏台路,轻装转塞蓬。
夜船千櫂月,寒酒一旗风。
水闇菰蒲老,山明橘柚红。
算君回首处,晓色五湖东。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秋日送人南游》是夏竦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几驿苏台路,轻装转塞蓬。
数个驿站,沿着苏台山路,我以轻装旅行,像飘荡的蓬草一样转身。
夜船千櫂月,寒酒一旗风。
夜晚的船只,上千桨声,皎洁的月光洒下,我端起寒冷的酒,随着微风抚面。
水闇菰蒲老,山明橘柚红。
水面阴暗处长满了菰蒲,山峦明亮处橘柚盛开,红艳一片。
算君回首处,晓色五湖东。
请你回头看一看,黎明时分,五湖的东方霞光。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个秋日送别行人的场景。作者用简练的字句,勾勒出了旅行者的形象,以及秋天的氛围。诗中的“几驿苏台路”和“轻装转塞蓬”表明了旅途的孤寂和辛苦,但也流露出旅行的自由和豪迈。夜晚的船行和寒酒的描写,给人以宁静和独处的感觉。水面上的菰蒲和山间的橘柚,以及东方的霞光,描绘出秋天丰收的景象,给人以美好和希望的感受。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展现了旅行者在秋日中的离别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旅行者的情感和对秋天的感悟。作者运用了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广阔的意境,给人以遐想和共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旅行的苦与乐、离别的情愫以及秋天的美好,同时也能在诗词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享受。
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进士起家,为吏有绩。虽窭人子,孔武且硕。我惠我威,养我好子。我勤我暇,不借吏史。虎暴人境,肆作机穽。侯曰彻之,病在乎政。惟此戾虫,乃与政通。风林岑蔚,征夫不逢。我作颂声,与民歌之。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长江无六月,大地绝纖埃。暑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问桐知叶落,修桂待花开。畴昔扁舟兴,分明欲唤回。
莫嫌司职小,先圣亦曾为。蕃息更何事,萧閒且赋诗。尔牲诚具止,尔牧自来思。考牧宣王雅,应拈短笛吹。
二曜五缜万古县,甘石之学今不传。术家能以天占人,圣人乃以人占天。仁义礼智性所具,吉凶祸福命使然。命天俵赋定不易,性我受用修则全。经文二百有五字,明德乃在新民先。君从何处讲此学,直牙建洛窥先贤。工夫潜深秋日静,本真莹静霜月圆。市声初散帘欲下,龟荚未收客下马。
瀼西一舍许,两山势回合。巨石状城门,铁衣护周匝。楚蜀相犬牙,乾坤互辟阖。云龛入玲珑,元气深吐纳。风搜群窍开,水树声互答。推蓬暂此清,巫山事杂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