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

翠合峰峦万叶稠,云擎佛屋出岩幽。
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
户牖高低分世界,川原远近失汀洲。
阳休示我真消息,更在灵山最上头。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与刘方明一同游览石师岩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情感。

诗中提到了翠绿的峰峦和茂密的树叶,形容了山岩幽静的景色。庭院的树木被秋光所照耀,而竹外的楼台则在清晨的阳光中显得更加明亮。诗人通过描绘景色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

诗中还提到了房屋的窗户和屋檐,将世界分为高低。川原的远近也失去了汀洲的景象。这种对于空间的描述,暗示了诗人超越尘世的心境,将自然景色与人世间的喧嚣分隔开来。

最后两句描写了阳光的停歇和灵山的高耸,似乎在提醒诗人要寻求真正的消息和灵感。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追求内在精神和超越尘世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和心灵的共鸣。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色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超脱和灵感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以及对于内在世界的探索和追寻。

  • 《从宋宪登万景楼》

    胜地开杰观,大川壮重关。使者领我来,共此须臾閒。玉节照绿野,银瓶落青纶。酒酣望八极,气豪吞百蛮。俯窥二江水,远指三峨山。遂令苍茫外,尽在顾盼间。崔嵬凌云寺,缭绕含风湾,洲渚递隐见,烟霞渺斓斑。静看浮鸥没,坐数昏鸦还。作者必磊落,后来莫能攀。不减鹳鹊楼,可想

  • 《代广漕刘元举谢赵相茶二首》

    龙焙黄封锡有功,谨严正味德相同。便知钧播无求备,更借扶南两腋风。

  • 《金陵杂兴二百首》

    不论城外与城中,时节欢然一笑同。棠棣花残紫荆老,可无书札问孤鸿。

  • 《无题》

    群山起伏朝灵岳,恰似千官奉至尊。吴蜀未平宜假手,顾将馀力致乾坤。

  • 《纸》

    家住稽山剡水头,陈玄毛颖忆同游。荣封楮国金符在,尺素修成五凤楼。

  • 《人鬼吟》

    既人能事人,又焉能事鬼。人鬼虽不同,其理何尝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