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生平野,乔林动远风。
虫鸣古道迥,月白戍楼空。
岁月悲欢异,山川今古同。
荒城见摇落,未免泣途穷。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秋日晚出郡效》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
暝色笼罩平野,
高大的树林随风摇曳。
虫鸣回荡在古道间,
皎洁的月光照耀空旷的戍楼。
岁月流转带来悲欢的变化,
山川虽然经历了今古的差异,却依然相似。
荒凉的城池显露着摇落的景象,
难免让人悲伤地流泪于无处可去的旅途。
诗意和赏析:
《秋日晚出郡效》以秋日黄昏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世沧桑的思考和感慨。暝色笼罩平野,乔林随风摇曳,给读者带来一种凄凉的氛围。虫鸣的回荡在古道间,与月白的戍楼形成了对比,凸显了岁月变迁中的古今对照。
诗中的"岁月悲欢异,山川今古同"表达了时光流转中的变化和恒久不变之间的对比。无论时光如何变幻,山川依然屹立,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荒城见摇落,传递出一种凋零衰败的景象,也反映了人事无常的真实性。最后两句"未免泣途穷"表达了诗人对无处可去的旅途的无奈和悲伤。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时间的推移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世沧桑的深切感慨。通过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时光不可逆转性质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徒劳的感叹。整体而言,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情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人世的思考。
离骚休唱逐臣愁,此曲思君可寄不。百岁都来如过客,一生大半似幽囚。那堪泣玉空怀宝,刚道雕虫胜饭牛。山馆无聊春睡美,日高丈五正蒙头。
当来日大难行。前有阪,后有坑。大梁侧,小梁倾。两轴相绞,两轮相撑。大牛竖,小牛横。乌啄牛背,足趺力伫。当来日大难行。太行虽险,险可使平。轮轴自挠,牵制不停。泥潦渐久,荆棘旋生。行必不得,不如不行。
多难兴邦海舰移,忽逢祀夏配天诗。小臣不死留双眼,东向行都望六师。
凭谁诗寄我,溪水接流瓢。岛瘦神空泣,韩豪骨未销。闲眠重落叶,久坐到归樵。予说逃名者,何当共寂寥。
客路逢寒食,花山不见花。归心随北鴈,先向洛阳家。
山之营营,众流所经。彼盘之人,亦溥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