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松江晓晴》

昨夜何缘不峭寒,今农端要放晴天。
窗间波日如楼上,帘外霜风似腊前。
近水人家随处好,上春物色不胜妍。
皈时二月三吴路,桃杏香中慢过船。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松江晓晴》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昨夜何缘不峭寒,
昨晚为何不寒冷,
今农端要放晴天。
今天农事开始晴朗。
窗间波日如楼上,
窗户间的阳光如同楼上的光景,
帘外霜风似腊前。
帘外的寒风像腊月前的寒冷。
近水人家随处好,
靠近水边的人家无处不美好,
上春物色不胜妍。
春天的景物色彩丰富,美不胜收。
皈时二月三吴路,
追随时光,二月三日,来到吴地,
桃杏香中慢过船。
桃花和杏花的芬芳,慢慢地随着船行驶。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景象。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昨夜和今天的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美好和温暖。诗中还描绘了窗间的阳光和帘外的寒风,展示了作者对细节的观察和对自然的感悟。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时光的珍惜和对旅途的悠闲。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 《古风》

    功名如博戏,大叫或作卢。文辞组绣耳,初不系贤愚。负恃已可笑,憎嫉真区区。平生学金丹,我岂斯人徒?啸歌醉自和,颜鬓老不枯。却後五百年,烟雨钓镜湖。

  • 《缘识》

    随机发问绝亲疏,法界明文本不殊。厌苦群生含万像,归依大觉达三无。莲开湛寂真如境,屋里空劳总是虚。缘起生中平等用,直须乐道善心居。

  • 《叔子寄示读近人集题句、媵以长书、盖各异》

    纷纷轻薄溺寒灰,真惜暮年迟死来。三复阿房宫赋语,后人更有后人哀。

  • 《题报恩寺惟照上人房》

    上界雨色干,凉宫日迟迟。水文披菡萏,山翠动罘罳.中有清真子,愔愔步闲墀。手萦颇黎缕,愿证黄金姿。旋草阶下生,看心当此时。

  • 《宏智禅师真赞》

    死诸葛走生仲達,死姚崇賣生张说。看渠临了一著子,诸方倒退三十里。

  • 《入关》

    古道槐花满树开,入关时节一蝉催。出门唯恐不先到,当路有谁长待来。似箭年光还可惜,如蓬生计更堪哀。故园若有渔舟在,应挂云帆早个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