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欲沈尽,谁家砧未休。
忽闻凉雁至,如报杜陵秋。
千树又黄叶,几人新白头。
洞庭今夜客,一半却登舟。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武陵,(他书均以于邺、于武陵为二人,如:新唐书艺文志既录于武陵诗一卷,又有于邺诗一卷,全唐诗以于武陵为会昌时人,复以于邺为唐末人。此从唐才子传)杜曲人。
《秋夕闻雁》是唐代于邺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秋天的夜晚,听到凉雁归来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星汉欲沈尽,
谁家砧未休。
忽闻凉雁至,
如报杜陵秋。
千树又黄叶,
几人新白头。
洞庭今夜客,
一半却登舟。
诗意是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夜晚,星空渐渐暗淡,家家户户的砧板声未曾停歇。突然,听到凉雁归来的声音,宛如告知了杜陵的秋季已至。树上的叶子渐渐变黄,有几位中年人开始发白。而作者于邺此时身在洞庭湖畔,今夜的客人中有一半却要登上船只离开。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色,通过描写星空、砧板声和凉雁的召唤,展示了秋季的到来。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将人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深情和无常。诗的结尾一半却登舟,暗示着作者经历了离别和辛酸,增加了诗的深意和情感色彩。整首诗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显示了唐代诗人善于抓住瞬间美和感慨生命飘忽的特点。
君恩浩荡似阳春,合浦何如在海滨。莫趁明珠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
器成因揉木,偃月势相侔。适用形虽巧,论材性本柔。倦凭观秘籙,趺坐接禅流。莫效愚溪戮,时多曲似钩。
事业无欲速,燕逸不可求。速成适多害,求逸翻成忧。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
奔走人都倦,檐檠酒未来。那能待竹叶,随喜唤茅柴。芦菔仍多煮,庵摩带浅煨。深村市无囱,草草两三杯。
书生无炎凉,市道有赢诎。世方重陶猗,君独师卖屈。反生自求良,背已方成黻。乐地名教中,金珠彼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