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
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
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
浩然呼西风,夜深鸣萧瑟。
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秋宵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眇哉青松梢,
高高九千尺。
两班森道傍,
暮起凄黯色。
嗟彼昂藏姿,
山林端可惜。
浩然呼西风,
夜深鸣萧瑟。
此意偶相似,
叹息复叹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青松的枝梢高不可攀,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一种微小、渺小的感觉。夜幕降临,道旁的树影在暮色中显得凄凉而黯淡。作者感叹山林之美的同时,又觉得这美景的显赫姿态令人惋惜。他呼唤着西风,夜深时发出凄凉的声音,如同一支悲怆的箫声。
赏析:
《秋宵辞》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夜的景色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高耸入云的青松,表达了自己的渺小感。暮色降临时,青松的影子在夜色中变得凄凉。作者感叹山林之美,同时又觉得这美景的显赫姿态令人惋惜。他呼唤西风,夜深时发出凄凉的声音,抒发内心的悲凉情绪。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夜景色的感慨和思考。青松的高耸给人一种庄严崇高之感,与作者自身的微小形成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夜色中的树影和呼唤西风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诗作充满了秋夜的寂寥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秋夜中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同时,诗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存在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意味。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