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薄湖山,蒲柳生寒烟。
怅望荷花中,谁家鸣筦弦。
岂复念伊人,孤影芙蓉边。
吸风咀月露,照水时自怜。
暗怀夜光宝,长吁不成眠。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秋宵辞》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秋时节,湖山的景色被轻薄的烟雾所笼罩。我怅然凝望着荷花中,不知哪家住着有人在弹奏筚篥(一种古代乐器)的琴弦。难道再也不会想念那位心爱的人吗?孤寂的身影在芙蓉花边。我吸着夜风,品味着月光洒在露水上的美景,感到自己的孤独。内心深处隐藏着一颗夜光宝石,长长地叹息,却无法入眠。
这首诗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湖山的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薄烟笼罩着湖山,蒲柳在风中摇曳生寒烟。诗人凝望着荷花中,思绪飘荡,不禁想起曾经的恋人,但此时已是孤独的身影在芙蓉花边。夜晚的清风和月光映照在水面上,让诗人感到自己的孤独和自怜。诗末的长吁不成眠,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法入眠的痛苦。
整首诗词以清凉的秋夜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的感受,传达了孤寂、思念和无眠的情绪。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清秋、薄烟、荷花、鸣筦弦等,准确地刻画了秋夜的景象。同时,通过描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人情世故和离别的伤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逝去爱情的追忆。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幽深,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道学方勤绩,亨途渐致身。苍天倾我泪,今日丧斯人。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发挥馀事业,何处不书绅。
朝暗杖马夕笺天,汉事于今已几年。一片孤忠应尚在,定须耿耿斗牛边。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知音若相问,不住涅盘州。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汴中春絮乱,淮上鮆鱼时。顺水疾奔马,出都犹脱羁。拜亲将已近,食脍不言迟。到日问茶事,遍山开几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