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
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
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是一首写秋夜思绪万千的诗。诗中描述了身在方丈(佛教寺庙)、四周空旷的寂静境地,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月色和清夜的宁静,从而发自内心地触动了自身的真正情感和存在意义。
诗中的“真性”指的是人的真实本性,作者处在方丈中,与外界的繁华喧闹隔绝,没有碍扰的心绪,让他能够更加专注地自我思考。他心无旁骛,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秋天的月色和宁静的夜晚,而不为其他外在的浮华所干扰。
作者在这样的寂静环境中,发现自己的人生陷入了一个“大梦观”中,沉浸在世俗的一切荣辱名利之中,没有回归本真的意识。然而,在这个秋夜中,他苏醒过来,认识到了人的一切荣辱都是虚幻的,而真正重要的是对内心的悟透和满足。这样的领悟让作者产生了对于庭院里的落叶乃至一草一木的思考:庭树的生长荣耀和凋零感是怎样的?又有哪些人能真正体会到这种感受呢?
总的来说,该诗通过描写秋夜的宁静和月色,以及作者处在方丈中的专注思考,传达了人们应该回归内心、找到自己真实情感和存在意义的思想。同时,诗中也带有对于世俗浮华的批判和对于庭院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生本质的深思。
今代陈仲弓,人门两鸡及。长离五色羽,览辉早翔集。功名虽鼎来,未肯心汲汲。自请牧一州,小民要安辑。维时春将半,桃李露华湿。慈颜御轻轩,采服随坐立。行行即下车,啸诺解苛急。凝香宴宾从,仁气散皋隰。政恐席未暖,追锋已催入。涂辙可通行,青云如陟级。
桂渐吹香菊渐斑,西风送步得高攀。天开图画著二老,我亦何妨一笑閒。
南征战士欲投戈,寻乐施旗映薛萝。酒熟田家来赛社,晚晴渔舍乱堆蓑。半帘风月吟中趣,一剑功名水上波。指点当年陈迹在,几人襟袖泪痕多。
眼高不肯住浦都,梦绕江南水竹居。却入青原更青处,饱看黄本硬黄书。翦裁风月聊堪醉,折洗乾坤正要渠。赐宅不应公得免,未知北第似林庐。
蜡炬高花半欲摧,斑斑小雨学黄梅。有时燕寝香中坐,如梦前村雪里开。披拂故令携袖满,横斜便欲映窗来。重帘幽户深深闭,亦恐风飘不得回。
不作栋梁用,偏寻山寺居。但闻声似鼓,谁识木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