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声新雁夜初长,晓起开门衣袂凉。
篱菊褪黄秋兴懒,瓦沟财试一痕霜。
高翥(一一七○~一二四一),字九万,号菊涧,余姚(今属浙江)人。幼习科举,应试不第弃去,以教授爲业。因慕禽鸟信天缘习性,名其居处爲信天巢,与诗友唱酬爲乐。晚年居西湖,理宗淳祐元年卒,年七十二。有《菊涧集》二十卷,已佚。《南宋六十家小集》中收有《菊涧小集》一卷,《中兴群公吟稿》中收其诗二卷。清康熙时裔孙高士奇辑爲《信天巢遗稿》。事见《信天巢遗稿》卷首高士奇序。 高翥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菊涧小集》爲底本,第二卷以顾氏读画斋刊《中兴群公吟稿》(剔除《菊涧小集》中已收诗)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信天巢遗稿》(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兴》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高翥。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几声新雁夜已渐长,
黎明时分起来,开门外风凉。
篱边的菊花渐渐褪黄,
秋天的情绪变得懒散,
屋檐上的瓦沟试探出一丝丝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诗人高翥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秋天初至的景象。在夜幕渐长之际,新来的候鸟发出几声鸣叫,预示着秋天的到来。黎明时分,诗人起床开门,感受到清凉的秋风。篱边的菊花开始逐渐褪去鲜艳的颜色,暗示着秋天的降临。整个季节显得懒散而沉寂。在屋檐上的瓦沟里,可以看到微弱的霜迹,这是秋天来临的迹象之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诗人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秋天初至的寂静和凉爽。诗中的雁鸣、清风、褪黄的菊花和屋檐上的霜迹,都是秋天即将到来的象征。整首诗以简短的文字,传达出一种淡雅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秋日的清晨。
此外,诗中的描写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季节变迁的体验。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传达出对秋天的深情之意。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清新的语言,展示了秋天的美感和独特的情感氛围,给人以诗意盎然、意境优美的感受。
寻溪因过上溪游,雨后溪浑水乱流。因傍堤松却飞盖,为闻山鸟轰鸣驺。平田{禾罷}稏青云合,满谷芭蕉碧玉抽。开济无功须早去,故时瓜陇有通侯。
凌寒开涸沍,寝庙致精诚。色静澄三酒,光寒肃两楹。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礼自春分展,坚从北陆成。藉茅心共结,出鉴水渐明。幸得来观荐,灵台一小生。
江国家书少,秋台寒草生。无人来远渡,尽日上高城。落照悬渔布,孤烟起戍营。东篱故园菊,又向酒中倾。
*中有个修行子,火院难离。只被推辞。恁不回头候几时。今朝不保来朝事,大限谁知。可*愚痴。直待荒郊咬齿儿。
贫有分离苦,官无早晚宜。又为千里别,未觉十年迟。日与江山远,风连草木悲。平生刘子政,见可只论诗。
春风吹雨昼成昏,萧寺萧条早闭门。坐久行人更萧瑟,定倾老酒向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