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清夜月当空,弭楫驼桥意象雄。
销恨难求贤士酒,扬尘厌共庶人风。
市声暂息更筹永,渔唱频惊客梦中,绀碧琉璃千顷净,顽仙常占水晶宫。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夜舣舟骆驼桥对月》是宋代诗人李洪所作,描绘了一个秋夜舣舟行驶在骆驼桥上,对着皎洁的月光的景象。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夜里,清澈的月亮高悬天空,
舣舟在骆驼桥上行驶,形象雄伟。
忧愁难消解,渴望遇见贤士共饮美酒,
厌倦尘世喧嚣,疲倦于庶人的琐事。
市井的喧嚣声暂时停息,筹备永恒的美好生活,
渔歌频频惊扰着旅客的梦境。
湖面上的碧波如蓝宝石一样清澈,
顽皮的仙人经常占据着水晶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的宁静和月色的明亮为背景,通过描绘舣舟行驶在骆驼桥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俗的厌倦和对高尚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中的舣舟和骆驼桥象征着诗人自己,舣舟在水面上行驶,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显示了诗人内心追求卓越的意愿。骆驼桥则是连接两岸的桥梁,象征着沟通和交流的渠道。这种意象构成了诗人自我追求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传递了一种追求理想境地和希望与贤士共同交流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销恨难求贤士酒,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真挚友谊的渴望。他希望能够遇见贤士,共饮美酒,倾诉内心的苦闷和困惑,以求得解脱和慰藉。
与此同时,诗人对庶人风和共庶人风厌倦不已,表示他不愿沉迷于琐事和喧嚣的市井之中。他渴望超脱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尚的境界。
诗的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色的描绘来烘托诗人的理想境地。湖面上的碧波如蓝宝石一样清澈,象征着纯净和美好;顽皮的仙人占据着水晶宫,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够追求仙境般的境地,远离尘世的烦恼和琐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寓意的运用,表达了诗人追求高尚理想和超越尘世的愿望,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真挚友谊的渴望。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庾岭春归,溪格早知。雪破寒英,一点半点,月横疏影,三枝两枝。未放高楼吹笛,且听茆舍吟诗。十分潇洒,一段清奇。将谓黄梅消息绝,暗香犹有好风吹。
远客家水国,此来如到乡。何人垂白发,一叶钓残阳。柳暗鸟乍起,渚深兰自芳。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沧浪。
款段桥边路欲歧,龙潭驿口日将西。挥鞭遥指山如伞,一路江帆乱马蹄。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憨泉一掬清无底,暗与曹源正脤通。陆羽若教知此味,定应天下水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