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静泉声合,夜深虫语多。
近窗移素榻,欹枕见星河。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秋夜》是宋代文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秋夜的宁静、寂静和幽深之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
院子里静谧,泉水的声音和谐融合,
深夜里昆虫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我靠近窗边,移动素榻,
依偎在枕头上,眺望银河中的星星。
诗意和赏析:
《秋夜》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将秋夜的景象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首先,诗人通过描述院子里的宁静和泉水声的和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这种宁静与秋夜的特点相得益彰,使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接着,诗人描绘了深夜中昆虫的鸣叫声,这种声音此起彼伏,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力,同时也强调了夜晚的静谧。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视线聚焦在窗外的星河上,通过欹枕的姿势,强调了他对星空的观察和沉思。在这样的环境中,星河的闪烁和宇宙的广袤给人以无限遐想,也勾勒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寂寞。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声音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的静思和内心的寂寥之感。诗中的意象与情感高度融合,通过对静谧、声音、星河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示了秋夜的美丽和独特。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寂静,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宇宙和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