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卧明月,西风拂帐尘。
病因贫作崇,閒与懒为邻。
意少吟难足,愁多梦不真。
数声窗外竹,恼杀断肠人。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夜》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欹枕卧明月,
西风拂帐尘。
病因贫作崇,
闲与懒为邻。
意少吟难足,
愁多梦不真。
数声窗外竹,
恼杀断肠人。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的诗词,诗人以自己欹枕而卧,明亮的月光洒在他的枕头上,西风吹拂着卧室的尘埃。诗人在贫穷和疾病的困扰下,生活的苦难常常困扰着他,他既懒散又无所事事。他内心的意境并不满足于吟咏,忧愁之情多于真实的梦境。窗外竹子发出几声声响,使这位忧心忡忡的诗人更加烦恼,痛苦不堪。
赏析:
《秋夜》描绘了一个贫病交迫的诗人在秋夜中的心境。诗中的明月和拂尘细节,以及诗人的欹枕卧卧姿态,烘托出寂静的秋夜氛围。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世,表达了他贫穷、疾病和困苦的境遇,以及由此带来的懒散和无所事事的心态。他的心灵欠缺了真正的满足和宁静,常常陷入愁苦之中,即使在梦境中也无法摆脱忧愁的纠缠。在这样的夜晚,窗外竹子发出的声响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使他感到心如断肠。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困境和内心的痛苦,表达了一种对于命运不公和痛苦生活的感慨和哀叹。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以及深邃的感情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忧愁和无奈,引发共鸣。这首诗词在形式和情感上都展现了胡仲弓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聊芳。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达生知有道,养性更傅芳。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
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独择其尤(者作二首。)
去蜀归吴会,真成万里行。穷通竟安在,恩怨两皆平。文字妨求道,杯觞害养生。余年犹有几?买犊事春耕。
欲向银河去,唐家有画船。更无风浪险,竟到斗牛边。笑傲琼楼上,歌吟玉宇前。乘槎今有便,不必羡张骞。
方道逍遥一品身,尽收和气付凝神。小车殿里抛丞相,南极星边伴老人。双鹤对眠云帐月,五芝催耨雨岩春。支离旧客公知否,私计东山作近邻。
飘零短翅叹谁同,犹记当年系足红。人事合离梦槐国,岁时来去旅新丰。新楼绿幕无巢地,故国乌衣隔海风。说尽兴亡人不识,春风双泪白须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