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
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
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
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
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秋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夜晚初露苍凉之色,
深夜中月光辉煌。
微微转身西廊下,
渐渐充满南窗前。
何况这绿草如茵之地,
还有这清晨的露珠满天。
落叶声声,如击节般清脆,
惊起鸟儿翩然飞舞。
栖息的禽鸟都未安稳,
愁苦之人又怎能入睡。
这首诗词以描绘秋夜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以秋夜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色彩、月光和环境声音,展示了秋天的静谧和凄凉之感。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将自己的情感与其中融合,将自己的愁苦与栖息不安的鸟儿形成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忧愁和无法入眠的心境。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秋夜的寂静和人心的烦忧。整首诗意境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凄凉、静谧的感觉。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感受和思考,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明日重阳今日归,布帆丝雨望霏霏。行过鹤渚知堪住,家在龙沙意有违。
舞困歌慵酒梦迟,小栏舒腕转腰时。落花垂柳娇无力,都送春愁上两眉。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