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子》

袅袅复翻翻,封条压树繁。
群芳非姊妹,乱实见儿孙。
荫日临虚槛,披风指短垣。
主公无奈尔,常为醉幽轩。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袅袅复翻翻,
轻柔的纱帘飘动不断,
封条压树繁。
密密的封条压弯了繁茂的树枝。

群芳非姊妹,
花朵们并不是姐妹,
乱实见儿孙。
花果杂乱地生长,看见了一片新芽。

荫日临虚槛,
树荫投射在空虚的门槛上,
披风指短垣。
风吹动着披风,指向矮墙。

主公无奈尔,
主人无奈于此,
常为醉幽轩。
常常独自沉醉在幽静的轩窗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寂静的秋日氛围以及主人的孤寂和无奈之情。

诗中的"袅袅复翻翻"形容纱帘轻柔地飘动,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清幽的感觉。"封条压树繁"描述了封条的密集,使得繁茂的树枝被压弯。这种对比形成了一种寂静而压抑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内心的孤独和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群芳非姊妹,乱实见儿孙"表达了花朵和果实的杂乱生长,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新生的希望。"荫日临虚槛,披风指短垣"描绘了树荫投射在空虚的门槛上,风吹动披风的景象。这些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寂静和凄凉感。

最后两句"主公无奈尔,常为醉幽轩"表达了主人沉醉在幽静的轩窗间的常态,无奈地面对现实的境遇。整首诗以一个秋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之情。整体诗意深沉而富有哲理,给人一种静谧和思考的空间。

  •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尔

  • 《蝶恋花(商调柳·第四)》

    小阁阴阴人寂后。翠幕褰风,烛影摇疏牖。夜半霜寒初索酒。金刀正在柔荑手。彩薄粉轻光欲透。小叶尖新,未放双眉秀。记得长条垂鹢首。别离情味还依旧。

  •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域中信称大,天下乃为轻。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

  • 《已酉年九月自滇归闽,同人赠言惜别,途中》

    黄金时节别且兰,为感与情忍涕难。程缓不劳催马足,装轻未肯累猪肝。膏盲或起生犹幸,宠辱皆忘卧亦安。独有恫 仍在抱,忧时长结寸心丹。

  • 《出真州》

    瓜洲相望隔山椒,烟树光中扬子桥。夜静衔枚莫轻语,草间惟恐有鸱鹗。

  • 《招张仲宗》

    北风日日吹茅屋,幽子朝朝只地炉。客里赖诗增意气,老来唯懒是工夫。空庭乔木无时事,残雪疏篱当画图。亦有张侯能共此,焚香相待莫徐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