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曲肱诗二十首》

白云随我见天台,又趁金华路上回。
栖凤亭中留不去,武夷山下野猿哀。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曲肱诗二十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曲肱诗二十首》

白云随我见天台,
又趁金华路上回。
栖凤亭中留不去,
武夷山下野猿哀。

诗词的中文译文:

白云随着我出现在天台,
又沿着金华的路返回。
在栖凤亭中不能停留,
武夷山下的野猿悲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景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白云随着诗人的行走而出现在天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思绪自由飘荡,与天台的高处相呼应。金华路是回程的路途,诗人仿佛借此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然而,诗人在栖凤亭中停留不得,无法久留。这里的栖凤亭可以象征一种理想、追求或归宿,诗人却无法在其中安顿下来,暗示着他的无奈和迷茫。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身处武夷山下,听到野猿的悲鸣。野猿的悲哀在此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与他自身的情感产生共鸣。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存在来映射自身的心境和遭遇,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之情。这种情感的交融和诗人自然景物的融合,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深度,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的心境与情感的流转。

  • 《法驾导引(代寿丹山)》

    东风雨,东风雨,河汉洗蓬莱。只见丹山高万丈,不知古驿路傍埃。到海几时回。二月八,二月八,长见醉桃腮。天上玉堂怀旧草,面前金鼎又无梅。除是老翁来。

  • 《过北固山下旧居》

    池塘燕子旧人家,杨柳春寒一迳斜。夜读自生书带草,朝饥曾对米囊花。侯谁在矣山如昨,今我来思鬓已华。舍馆不知何日定,竹舆鸣雨又咿哑。

  • 《天池寺》

    我向空中拾瑶草,翩翩使节来何好。白云迷路合复开,星河挂户夜长晓。朝来风雨暮来晴,曲岭回回碧草迎。芙蓉昼见金银气,宝塔宵看舍利明。文殊台前百尺松,枝枝诘曲盘虬龙。松根云雾须臾起,化作天边千万峰。滚滚长江白练飞,岩石壁青天围。神仙洞口一经过,丹砂却上绿萝衣。夜

  • 《锦缠道(桑)》

    雨过园林,触处落红凝绿。正桑叶、齐如沃。娇羞只恐人偷目。背立墙阴,慢展纤纤玉。听鸠啼几声,耳边相促。念蚕饥、四眠初熟。劝路旁、立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 《结袜子》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 《凯歌词三首》

    诸番鞮寄太侏亻离,重译于今圣得知。已有茅封及边帅,更将天姓赐胡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