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然百态新,西冈一醉十三春。
自惭白发随年少,犹把金锺劝主人。
黄鸟乱飞深夏木,红榴初发艳清晨。
佳时易失闲难得,有酒重来莫厌频。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去思堂会饮得春字》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事纷然百态新,
西冈一醉十三春。
自惭白发随年少,
犹把金锺劝主人。
黄鸟乱飞深夏木,
红榴初发艳清晨。
佳时易失闲难得,
有酒重来莫厌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欧阳修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他感叹世事繁杂,百态纷呈,充满了新奇和变化。通过一次醉酒,他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十三年前的春天,对自己白发苍苍与年少时的心态感到惭愧。他还以金钟(古代的一种酒器)劝酒,表达了对主人的劝酒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欧阳修描绘了夏日深林中黄鸟飞翔的景象,以及清晨初露艳丽的红榴花。他提醒人们珍惜美好的时光,因为它们易逝而难得。他鼓励人们在有酒的时候多次重聚,不要对频繁的相聚感到厌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欧阳修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生的瞬间与大自然的变化相对照,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珍贵。诗中的饮酒场景和劝酒情节,展示了作者对友谊和欢聚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乐趣的追求。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
湘竹斑斑湘水春,衡阳太守虎符新。朝来笑向归鸿道,早晚南飞见主人。
几日公来浴凤池,蹇驴陪乘偶参差。羁棲自笑卧盘谷,健句争无诵渼陂。世路吹虀无念到,山游啖蔗不言知。袖书倘遂云根长,肯与酸寒郑老期。
风色一以变,林光反不禁。黄姑依淡月,白帝动清砧。万里无家客,孤灯独坐心。予行濡且滞,舟楫岂难寻。
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食鱼必河豚,此理果何谓。非鳞亦非介,芒否则皮如蝟。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鍼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