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流水多情客。
劝我如曾识。
杯行到手休辞却。
这公道难得。
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
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
笑把秋花插。
尊前莫怪歌声咽。
又还是轻别。
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
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劝金船(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
无情流水多情客。
劝我如曾识。
杯行到手休辞却。
这公道难得。
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
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
笑把秋花插。
尊前莫怪歌声咽。
又还是轻别。
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
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中文译文:《劝金船》
无情的流水,多情的客人。
劝我像曾经相识一样。
酒杯已到手中,不要推辞。
这样的公道难得。
在曲水池上,细小的字迹记录着年月。
面对茂盛的林木和修竹,宛如永久的和谐。
纤纤素手如同霜雪。
笑着插上秋花。
请不要在我的面前惊讶歌声低咽。
再次轻轻地离别。
我将去翱翔,遍览玉堂和金阙。
想问再次归来的岁月,必然有华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多情的客人在观赏金船时的心情和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客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短暂性的思考。
诗的开头写道,“无情流水多情客”,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客人则寓意着人生的短暂。诗人劝告自己要像曾经相识的人一样,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接着,诗人描述了金船上的景色,池水弯弯曲曲,他在水边的小字记录着光阴的流逝,茂盛的林木和修竹象征着永恒和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性,她纤细的素手如同霜雪,笑着插上秋花,展现出她的优雅和多情。诗人告诫自己的尊贵的朋友们不要惊讶于歌声的低咽,再次轻轻地离别。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期待,他将要展翅翱翔,遍览玉堂和金阙,寻找更多美好的事物。他想询问再次归来的时候,自己是否已经年老,拥有华发。
整首诗以流水和客人的对比,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生短暂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情感的描绘,诗人唤起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手弓皆是虎狼才,巡徼宁无去复来。倏去倏来无滞迹,蝗螟虽过不为灾。
三三两两自相随,檀颈回看{左發右色}赩衣。野水无波秋色净,不知何事忽惊飞。
皇舆向洛城,时雨应天行。丽日登岩送,阴云出野迎。濯枝林杏发,润叶渚蒲生。丝入纶言喜,花依锦字明。微臣忝东观,载笔伫西成。
江水无情碧草春,北朝留住老词臣。子规啼向青枫树,为尔离乡去园人。
流年忽忽双蓬鬓,薄宦纷纷一旅亭。惟有长官衫色在,至今犹与眼俱青。
问学知君有所从,未闻论事剧谈锋。滔滔元自滥觞水,凛凛定期寒岁松。不负师承经子厚,共于人物惜元龙。涟山川上书堂路,宁复斯人旧履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