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几椽茅屋,门前一树桃花。
布袖蒿簪笑语,鸡豚社酒山家。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州道间》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场景,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平凡而美好的生活。
诗意:
诗人通过描绘竹林中的茅屋、门前的桃花,以及平凡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山村的社酒之中,人们以简单的笑语、朴实的食物和饮品,享受着与家人和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和家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竹林茂密,茅屋隐于其中,给人一种宁静和避世的感觉。门前的桃花点缀着这个宁静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机和美感。布袖蒿簪笑语,描述了家人之间轻松愉快的交谈和笑语声,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温暖氛围的向往。
诗中的鸡豚社酒山家,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场景。鸡豚社酒指的是农村人家聚在一起享用的普通饭菜和家酿的酒,传递着家庭团聚和友情的情感。山家则代表了淳朴的村民生活和对山水环境的喜爱。
整首诗以简约、自然的笔墨,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家庭温馨的向往。通过描绘平凡而美丽的景物和平淡而温馨的生活场景,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一种恬静和宁谧的情感,唤起人们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