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鹊桥仙(留别)》

相逢一笑,又成相避,南雁归时霜透。
明朝人在短亭西,看舞袖、双双行酒。
歌声此处,秋声何处,几度乱愁搔首。
如何不寄一行书,有万绪、千端别后。

作者介绍

刘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淳熙五年,(公元一一七八年)召对,论恢复事,除太学正。光宗时,为侍御史,极论道学所系。徙太府少卿,求去不已,除直秘阁潼川运判。后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光祖著有后溪集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作品评述

《鹊桥仙(留别)》中文译文:

相逢一笑,又成相避,
当南雁回返时,霜已透。
明朝人在短亭西,
看舞袖双双酒行。
歌声此处,秋声何处,
几度乱愁搔首。
如何不寄一行书,
有万绪、千端别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光祖的《鹊桥仙(留别)》,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和对别离的思念之情,以及寄情于江南秋色的愁绪。

诗中首先写到相逢后的再别离,形容了人们变幻莫测的情感,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般瞬间消逝。随后,描述了南雁归来时,秋天的霜已透了,暗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离别的人也已经分别走向各自的生活。

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日早晨的景象,说明明天会有一些人在短亭西等待,看着舞袖双双行酒。这里透露出仍有欢乐和喜庆的氛围,然而与此同时,诗人却借此以表达对已经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歌声此处,秋声何处”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愁绪。虽然在别离时心怀万般遗憾,但却没有寄出一封离别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里具有一种含蓄和犹豫的表达方式。结尾处的“有万绪、千端别后”表达出离别后各自的生活依然存在无尽的牵挂与纠结。

诗中的意象以及对离别的描绘非常细腻而感人。通过对时间的变幻、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内心情绪的婉转表达,诗人将离别的苦痛与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流畅而含蓄,引人入胜,有着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 《水调歌头(九日)》

    壮日遇重九,跃马□欢游。如今何事多感,双鬓不禁秋。目断五陵台路,无复临高千骑,鼓吹簇轻裘。霜露下南国,淮汉绕神州。钓松鲈,斟郢酒,听吴讴。壮心铄尽,今夕重见紫茱羞。月落笳鸣沙碛,烽静人耕榆塞,此志恐悠悠。拟欲堕清泪,生怕菊花愁。

  • 《小市》

    小市狂歌醉堕冠,南山山色跨牛看。放翁胸次谁能测,万里秋空未是宽。

  • 《夜别温商梓州》

    凤凰城里花时别,玄武江边月下逢。客舍莫辞先买酒,相门曾忝旧登龙。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明日又行西蜀去,不堪天际远山重。

  • 《望春山》

    群峰西南起还伏,湖上丹丘立于独。神仙寓迹山水间,不在幽深在清淑。松潭水暖龙欲起,蕙帐人空鹤自宿。飞云晓驭紫琼车,沆瀣宵涵白银屋。蓬莱之名不可思,俗客须当避尔躅。

  • 《戏答仇梦得承制二首》

    横槊不为万骑先,传杯把笔过年年。怀中黄石闲三略,道上青旗漫百篇。

  • 《梅花》

    绿梢红萼虽能画,素艳清香不易吟。乱土无人逢驿使,江城有笛任君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