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白鹭。
来吾告汝。
溪里鱼儿堪数。
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
青泥别渚。
剩有虾跳鳅舞。
任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鹊桥仙(赠鹭鸾)》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溪边的白鹭,听我告诉你,
溪水里的鱼儿可数得清。
主人爱你,你爱鱼儿,
我们要相互珍视,欢忻地在一起。
白沙遥远的港湾,青泥离别的岛屿,
只剩下虾兴奋地跳跃,鳅鱼翩翩起舞。
任凭你飞去饱食一番,看那头上的风轻轻吹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并通过描述鹭鸟、鱼儿、虾和鳅鱼等生物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生命的赞美。诗中表达了主人对鹭鸟的怜爱,而鹭鸟也对鱼儿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作者通过描绘白沙和青泥的对比,以及虾和鳅鱼的欢忻舞蹈,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样和生机勃勃。最后,作者鼓励鹭鸟自由地飞翔,享受飞行的乐趣,同时留意头上轻风的吹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和生物间的互动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作者通过温馨的情感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溪边的白鹭、溪水中的鱼儿、白沙和青泥等,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间。同时,鹭鸟与鱼儿之间的互动和作者对它们的怜爱,展示了生态界的和谐共生,传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的关怀和尊重。
这首诗词以写景为主,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一幕美丽景象,并通过人与自然的融合,传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热情,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郊天社地君所重,翦秸刲匏微得供。秦皇汉帝陋古初,桀畴殊坛倾力奉。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黄金日搜尽崖窟,飞樯走箠华夷动。马蹄路南村有社,里老邀神迎且送。荒林破屋风雨入,野鼠山狐狼藉共。何言茅箸古瓦瓯,稻饭豚蹄人得用。
田家禾黍方登场,枯桑索索天雨霜。黄花篱落尚可醉,今我不乐思武昌。武昌使君半年别,前日书来慰愁绝。想思为我作西亭,徙倚阑干只明月。大材开府何优游,政声日随江水流。赐金增秩未为宠,咫尺丹诏催归辀。灯前春雨同挥翰,南风吹船着淮岸。云间过雁唤愁生,短褐饭牛歌夜半。
天香亭下影婆娑,四畔高林结绿萝。云外飞仙不曾见,唯应翠树阅人多。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喜老时。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敢於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