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清水浅,月胧烟澹,玉破梅梢未遍。
横枝依约影如无,但风里、空香数点。
乘风欲去,凌波难住,谁见红愁粉怨。
夜深青女湿微霜,暗香散、广寒宫殿。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这首诗词是宋代朱敦儒创作的《鹊桥仙·溪清水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溪水清澈浅短,月亮朦胧,烟雾蔓延。玉破梅花枝未开满。横枝轻轻倚靠,影子若无,只有几点空中飘香。风儿欲吹走,水面难以承受,谁见过红妆的女子因此而愁绪万千。深夜里,青衣女子湿了微霜,散发着幽香,广寒宫殿中飘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意境。诗中的溪水清澈浅短,月亮朦胧烟雾蔓延,给人一种宁静、幽远的感觉。梅花枝虽然被玉破,但尚未开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还未完全展现出来。横枝轻轻倚靠,影子若无,空中飘香,表达了一种微妙的存在感受和幽香弥漫的氛围。诗人还描绘了一个红妆女子因为某种红愁粉怨而心烦意乱,展现了一种浓郁的女性情感。最后,诗人描述了深夜中一位湿了微霜的青衣女子,她散发着幽香,如在广寒宫殿中徘徊,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秋夜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女子情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通过溪水、月亮、梅花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蕴含着纯净和温馨的自然美。同时,诗人对女子的描写则展现了一种内心纠结的情感,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郁和神秘感。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将人与自然、情感与意境相融合,营造了一种唯美的意象,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的抒发。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江湖漫浪两狂生,别后相思月一庭。期子未来灯是伴,逐贫不去笔无灵。诗书东阁头空白,势利迷人眼孰青。安得世无黄口辈,遍游天下作晴蜓。
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双带绣窠盘锦荐,泪侵花暗香销珊瑚枕腻鸦鬟乱,玉纤慵整云散。苦是适来新梦见,离肠争不千断。
天生蒸民,曷其有识。维圣摩励,规闲矩饬。
灵峰俯招人,老惫久乃至。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野水出蛙声,共我肝肠沸。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竹丛把茗碗,露下湿秋思。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老来无一事,僮与鹤相随。绕屋疎疎竹,编墙短短篱。起来花换影,知己睡多时。莫厌山居寂,山人只自宜。
地气腾,天雨降。万物生芽,便是天机象。山顶有泉深数丈。索短求他,要觅应难望。少年修,根脚壮。老后铅虚,汞少如何向。视听都休神散荡。本去乾枯,怎得成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