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真个,取将花去,酬我清阴满院。
名园清昼漏签迟,未肯负、酒朋歌伴。
使君情在,暮云合处,卧看碧峰峨弁。
向来魂梦几曾真,休怨断、楼高不见。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
《鹊桥仙》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一止。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风真个,取将花去,
酬我清阴满院。
名园清昼漏签迟,
未肯负、酒朋歌伴。
使君情在,暮云合处,
卧看碧峰峨弁。
向来魂梦几曾真,
休怨断、楼高不见。
中文译文:
春风真美,采摘鲜花归来,
回报我满院的清凉。
美丽的花园,白天的时光流逝得慢,
未肯离去,与酒友歌唱相伴。
使君的情意在,夕阳下云彩相融,
躺着看着那巍峨的青山。
往日的梦幻何曾成真,
不要怨恨,高楼上再也看不见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春日景象。诗人刘一止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春风的真实美丽,描述了采摘鲜花的愉悦和回家后清凉的感受。他赞美了美丽的花园,指出在这里白天的时光流逝得慢,好像不愿意离开,与酒友一同欢唱。
诗中提到的使君情在,意味着诗人所思念的人或所向往的境界。他描述了黄昏时分云彩相融的情景,躺在那里远望青山的壮丽。然而,他也提到了往日的梦幻不曾成真,高楼上再也看不见了,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事物的遗憾。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追求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丝离愁别绪和对逝去事物的无奈,凸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事的变迁。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宿鸟能传语,残风且点心。山情怜澹坐,月色笑孤斟。惊我梅花睡,闻他竹叶吟。清归无所得,得句贵如金。
太帝天坛渤澥连,金霞苍壁隔埃尘。蓬丘不断青禽位,仙仗时来白虎軿。星籥岂惟壶内景,桃花长媚洞中天。优游笑把洪崖袂,瞬息人间又几年。
卷舒乐在游,仕宦甘吏隐。吾宗大雅士,为学先究本。楼居盘礴地,超然寄妙蕴。沉沉一机深,纳纳万象泯。人方窥端倪,我自绝畦畛。胡宁山川丽,诗卷规束攗。彼哉狭且露,之世坐拘窘。尝焉登斯楼,不博粲然冁。
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蓬莱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浅。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十载寄吴苑。惯东篱深把,露黄偷翦。移暮影、照越镜,意销香断。秋娥赋得闲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劝。待明朝、醉巾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