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同天纵,皇图与日升。
乾维中断绝,坤轴乍崩腾。
辇盖辞双阙,河山护六陵。
生成真罔报,攀送竟何能。
¤
《缺题》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动荡和变化的时代,以及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圣德同天纵,
皇图与日升。
乾维中断绝,
坤轴乍崩腾。
辇盖辞双阙,
河山护六陵。
生成真罔报,
攀送竟何能。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天命和时代的变迁展开。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来表达作者对于时代更替的感慨和无奈。
首先,诗中提到"圣德同天纵,皇图与日升",表达了圣明的君主和国家的兴盛。这里的"圣德"指的是君主的德行和才德,而"皇图与日升"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乾维中断绝,坤轴乍崩腾"却揭示了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乾"和"坤"分别代表了天和地,"乾维中断绝"意味着上天的支持和恩泽中断了,"坤轴乍崩腾"则表明地轴突然崩塌翻转。这些表述暗示了时代的混乱和秩序的崩溃。
接下来的两句"辇盖辞双阙,河山护六陵"描述了帝王的离去和帝国的边疆,表达了国家的衰落和陷入困境。"辇盖"指的是皇帝坐的车,"双阙"指的是皇宫的大门,这里表示皇帝的辞去和国家的衰败。"河山"则指的是国家的疆土,"六陵"是明代皇帝的陵墓,这里象征着国家的边疆和统治。
最后两句"生成真罔报,攀送竟何能"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感慨。"生成真罔报"意味着人们的努力和奋斗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攀送竟何能"则暗示着作者对于改变时代命运的无奈和困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运用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描绘了一个动荡和变迁的时代,以及作者对于时代更迭的感慨和无奈。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种种困境和挫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晚云阴映下空城,六代累累夕照明。玉井已干龙不起,金瓯虽破虎曾争。亦知霸世才难得,却是蒙尘事最平。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辈莫伤情。
芙蓉帘幕扇秋红,蛮府新郎夜宴同。满座马融吹笛月,一楼张翰过江风。杯黏紫酒金螺重,谈转凋珰玉麈空。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馆在江东。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一迳林杪出,千岩云下看。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屈尽纤纤销尽眉,广宁消息竟迟迟。十年笑语灯前事,千里关山枕上期。萱草既零堂北雨,梅花将发岭南枝。青春尽伴寒更老,再莫相逢日落时。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