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之水来蜀西,女红染丝上春机。
可怜欲织未织时,思君意绪如乱丝。
乱丝尚可理,妾愁渺无际。
寒窗轧轧千万梭,断魂随梭暗来去。
荡子醉花月,妾辜鸾镜妆。
寒蛩只解趣机杼,争奈情如刀剑伤。
织成回纹诗,寄与白玉郎。
原郎勿弃置,上有双鸳鸯。
觑著双鸳鸯,忍教孤妾守空房。
许玠,字介之,原籍河南襄邑(今河南睢县),宋室南渡时徙居湖南常宁,遂落籍。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8~1230)进士。
许玠(生卒不详) 字介之,原籍河南襄邑(今河南睢县),宋室南渡时徙居湖南常宁,遂落籍。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8~1230)进士。端平(1234~1236)中,任衡州户掾。曾参军事,人称其智略纵横。与当时名士乐雷发、魏了翁、刘克庄、戴复古等交游甚密,均有唱和。告归后,定居常宁县东乡东溪之滨,建誉文堂为讲学著书之处,时人称之为东溪先生。著有《誉文堂诗稿》。
《染丝上春机》是宋代许玠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锦江之水来蜀西,女红染丝上春机。
可怜欲织未织时,思君意绪如乱丝。
乱丝尚可理,妾愁渺无际。
寒窗轧轧千万梭,断魂随梭暗来去。
荡子醉花月,妾辜鸾镜妆。
寒蛩只解趣机杼,争奈情如刀剑伤。
织成回纹诗,寄与白玉郎。
原郎勿弃置,上有双鸳鸯。
觑著双鸳鸯,忍教孤妾守空房。
译文:
锦江之水流向蜀地西,女红染细丝于春机。
可怜未织之时,思念君子情绪乱如丝。
纷乱的丝线还能整理,而我深深的忧愁无尽头。
寒冷的窗前,千万梭子轧轧声,断续的思念随着梭子暗暗来去。
春草如梦中,我陷入了美酒花月之中,而我却因为鸾镜妆被辜负。
寒蛩只懂得娱乐机杼,可惜情伤如刀剑般刺痛。
将织成的回纹诗,寄给了白玉郎。
亲爱的郎君,请不要抛弃我,上面有双鸳鸯图案。
凝视着那双鸳鸯,我忍受着让孤独的妾守空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女子染丝织布为背景,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女子染丝上春机,象征着她在等待和思念心上人的到来。她的思绪乱如纷乱的丝线,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诗中描绘了女子孤寂的情景,她坐在寒冷的窗前,千万梭子轧轧声,寓意着她辛勤地工作,但内心却因为思念而痛苦不堪。她在美酒花月之中陷入荡子醉的境地,但她的美丽却被鸾镜妆所辜负。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寒蛩趣机杼与情感刀剑伤进行对比,凸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纠结。最后,女子将织成的回纹诗寄给了心上人,希望他不要抛弃自己,上面的双鸳鸯图案象征着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希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她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和等待。同时,诗人以织布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染丝织布过程的描写,将女子内心的情感与外在景物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展现出宋代女性在爱情中的苦苦等待和牵挂。
举子竟文赋,风骚委路尘。吾宗多警句,诗道未无人。青眼有谁是,白头空镊频。贾生如再召,为尔指迷津。
百千诸佛眉弯曲,无证无修眼搭痴。踏著未消连底冻,一时认作碧琉璃。
足趼尘嚣,目厌纷华,扰扰蜂蝶。击壶未了长歌,又听阳关三叠。平生湖海,可怜牢落新丰,蓬山回首烟霞隔。鹏*不同天,任焦明蚊睫。愁绝。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俯仰金台陈迹,千年谁接。天空秋老,倚阑南北悠悠,暮云汀树人长别。想见苦吟诗,满吴江枫叶。
只手经营费拮据,十年栽接稍扶疏。犹嫌桧柏纯苍翠,白白红红间数株。
宇宙开昌运,山川产荩臣。周邦多士贵,鲁国一儒真。江海襟无际,风雷笔有神。渊涵珠皎洁,山立玉嶙峋。剀切三千牍,飞扬四十春。粤从游辇毂,早已冠成均。泮水开重席,中书擢荐绅。赞戎淮甸左,参宪粤天垠。南纪孤飞隼,中台一角麟。大声摇列岳,爽气动高旻。出使方廉察,为郎
阆苑人间虽隔,遥闻圣德弥高。西离仙镜下云霄。来献千岁灵桃。上祝皇龄齐天久,犹舞蹈、贺贺圣朝。梯航交凑四方遥。端拱永保宗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