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人情吟》

人达人情,无寡无广。
天下之事,如指诸掌。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人情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达人情,无寡无广。
天下之事,如指诸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情的理解和感慨。作者认为,当一个人能够通达人情时,就能够了解人们的内心感受,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亲近人心。他认为,人类的关系和世间的事物就像是掌心的指纹一样,触手可得,无所不知。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作者对人情的理解。首句“人达人情,无寡无广”表明了作者认为,真正通达人情的人,能够理解各种人的情感,无论是寡情的人还是广泛的人,都能够被他所理解。这种通达人情的能力让他能够体会到人类共同的情感和需求。

接着的两句“天下之事,如指诸掌”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人情的把握。他认为,人类的关系和世间的事物就像是掌心的指纹一样,触手可得,无所不知。这里的“天下之事”指的是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作者认为,通达人情的人能够洞悉世间的一切,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纷争。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情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类关系的洞察力和对世间万物的把握能力。这首诗词给人以启示,让人们意识到理解和关怀他人的情感是一种宝贵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

  • 《梅花》

    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

  •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箪瓢不失生涯在,诗酒何当习气除。欲倩雕弧落新雁,足间寻觅子卿书。

  • 《乌夜啼》

    潇湘雨打船篷。别离中。愁见拍天沧水、搅天风。留不住。终须去。莫匆匆。后夜一尊何处、与谁同。

  • 《送张明甫》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

  • 《枕上》

    人间百感未能休,欲语无情谩九州。楼上角声山上月,共人割据一端愁。

  • 《题钱塘胜览图》

    南渡衣冠委草莱,危亭高处海门开。云霞都邑雄中国,月露轩窗逼上台。春梦已随流水去,寒潮自领夕阳来。小楼题画因惆怅,岂独昆明有劫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