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

污池以其下,众流之所锺。
尺水无长澜,蛟龙岂其容。
顾予诚鄙薄,群俊枉高踪。
得一不为少,虽多肯辞岂。
譬如登圆坛,罗列璧与琮。
又若飨钧天,左右间笙镛。
文章烂照耀,应和相撞舂。
而予处其间,眩晃不知从。
退之亦尝云,青蒿倚长松。
新阳发群枯,生意渐丰茸。
暮雪浩方积,醁醅寒更浓。
毋言轻此乐,此乐难屡逢。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
众人聚集在星堂,探讨韵律,得到了“丰”字。

诗意:
这首诗词以欧阳修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己文才的低估和对他人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平庸,而其他才子们却备受赞誉。他通过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将自己置于众人之间,感到眩晃和迷茫。最后,他表达了对于这种乐趣的珍惜,认为这种乐趣难以再次遇到。

赏析:
这首诗词以欧阳修独特的自嘲和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他对自己才华的低估和对他人才华的赞美。他用污浊的池塘来比喻自己,而将其他才子们比作清澈的尺水和威严的蛟龙。他认为自己平庸而不起眼,而其他才子们却备受赞誉。他通过比喻登圆坛、罗列璧与琮,以及飨钧天、左右间笙镛等形容了其他才子们的才华和荣耀。他感到自己在这些才子们之间眩晃不知所从,但又珍惜这种乐趣,认为这种乐趣难以再次遇到。

整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对比,展现了欧阳修对自己才华的低估和对他人才华的赞美。这种自嘲和幽默的表达方式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反映了欧阳修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才华的敬重。

  • 《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 《小池观鱼》

    戏投饼饵方塘上,无限鱼儿翻翠浪。向来瓠瑟听遗音,今日梅山识清唱。

  • 《大寒出江陵西门》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 《江神子(劝酒)》

    露荷香泛小池台。水云堆。好风催。宝扇胡床,无事且徘徊。帘外海榴裙一色,判共釂、两三杯。此怀能得几番开。玉山颓。不须推。回首慈恩,前梦老堪咳。好是上林多少树,应早晚、待公来。

  • 《去草》

    永日荒园独荷锄,草根藤蔓喜无余。谁怜仲举平生志,却学齐民种树书。

  • 《探梅》

    幽姿矜冷淡,别占一家春。摩诘闻禅女,登伽善幻人。解愁空索笑,能赋更疑神。乞与水仙品,谁持上玉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