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壬子夏偶成》

心已灰如鬓已皤,迫人桑荫疾於梭。
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
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
公余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壬子夏偶成》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心已灰如鬓已皤,
迫人桑荫疾於梭。
更尝万事不为少,
恍悟一身犹是多。
田里乞身斯可矣,
功名到手竟如何。
公余幸喜边烽静,
且对樽前浩浩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李曾伯在某个夏日的闲适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心已灰如鬓已皤”,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已经变得像鬓发一样灰白,可能是因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接着的“迫人桑荫疾於梭”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飞逝,就像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迅速。

第二句“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表达了作者经历了许多事情,但仍然感到自己的一生并不算少。这句话中的“万事不为少”指的是作者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在经历之后,他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负。

接下来的两句“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过上简朴的农田生活,而对于功名利禄,他认为最终获得了也并不是那么重要。这表明作者已经摒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最后两句“公余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展现了作者目前的心境。作者对于边疆的战火平息感到庆幸,他坐在酒桌前畅饮,放声歌唱,表达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喜悦和对自由自在的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沧桑和时光飞逝的感慨。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态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诸暨道中遇雪》

    乱花催腊舞江干,村酒沽来岂问酸。仟女云间休剪水,孤松岭上不知寒。

  • 《送宾贡登第后归海东》

    归捷中华第,登船鬓未丝。直应天上桂,别有海东枝。国界波穷处,乡心日出时。西风送君去,莫虑到家迟。

  • 《薛侍朗移镇合肥被命入觐赋唐律诗二章》

    经济蜚声数十年,只今韫椟固依然。老於思虑惟忧国,好在功名更守边。人望鼎来须易地,春风早去便朝天。汉家老将辉千古,只有留屯服{上罡下干}幵。

  • 《合肥怀古三首》

    幼度提晋师,胡卒惊鹤唳。城外军屯垒,可数不可计。至今风雨夜,鬼哭杂异类。

  • 《吞碧楼(在日本九州)》

    九州城曲楼三层,披襟御气欢吾登。窗开晓色拂桑树,帘卷夜光横玉绳。上头端堪谒紫府,下面更可窥玄廷。天帝垂衣日杲杲,海龙稳卧云冥冥。方壶三神指顾里,渤澥百谷琉璃明。栖身饮露老亦足,理乱黜陟无关情,时听玉管鸾凰鸣。

  • 《栽花招泗州叔父》

    春园移春栽,芽孽粳粒大。东风日日吹,喷吐不暇裹。杨梢青犹未,桃萼红尚可。田蔬美已最,村醑醇亦颇。少年慕立事,幸得能几个。艰难合归来,茅屋聊共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