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近千秋节,休言七月期。
遗恩群玉宴,往事荷宫祠。
仙路云龙会,秋风鼓角悲。
万人瞻彩杖,犹认吉行时。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向近千秋节,
休言七月期。
遗恩群玉宴,
往事荷宫祠。
仙路云龙会,
秋风鼓角悲。
万人瞻彩杖,
犹认吉行时。
诗意:
这首诗词是蔡襄写给仁宗皇帝的挽词,表达了对皇帝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诗中描述了皇帝的功德和往事,以及人们对他的景仰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哀思和怀念之情。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1. 向近千秋节,休言七月期。
这句话表达了对皇帝的追思之情,表示皇帝已经去世近千秋(很长时间),不必再提七月的期限(指七七四十九日,即丧期)。
2. 遗恩群玉宴,往事荷宫祠。
这句话表达了皇帝留下的恩泽,以及人们为他举行的盛大仪式。群玉宴指的是朝廷的宴会,荷宫祠则指的是人们在宫庙祭祀皇帝。
3. 仙路云龙会,秋风鼓角悲。
这句话描绘了皇帝的灵柩经过仙路(指蔡襄所在的地方)时,云龙会(仙路上的祭祀仪式)和秋风中悲伤的鼓声。
4. 万人瞻彩杖,犹认吉行时。
这句话描述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手持彩杖,向皇帝的灵柩行进致敬,仿佛还能看到皇帝行在世时的吉祥景象。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描述,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蔡襄通过描绘仙路上的盛会和人们的瞻仰,表达了对皇帝功德的赞颂和对他的敬爱之情。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皇帝的敬仰,展现了一种对历史和传统的情感回忆。
下列群山谷万道,霞瑞重重绝项高。独判天涯第一□,洞天深影无人□。
吴楚他乡外,沅湘久客间。已知身若赘,讵惜鬓成斑。酒债贫常有,诗坛老倦攀。穷猿难择木,怨鹤望还山。
公子年时尚奇伟,大剑横腰发冲起。自言学道晚有得,心静无波古潭水。平戎万卷喑不吐,蟠向胸中作宫徵。眼明惯识峄阳材,手制教成古绿绮。人生会费几两屐,巧处才容一张纸。许多黑瘦肯忍饥,枵腹悲鸣聒人耳。公子公子赠我来,明珠白璧遭沉埋。我家老马解仰秣,渠家煮鹤充枯柴。
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自惭昏醉客,来坐亦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