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求治亲垂诏,观文自著图。
何曾凭喜怒,未省蔽谗谀。
尘世留微号,烟霄返旧都。
悠悠增筴验,难问鬼臾区。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求治亲垂诏,
观文自著图。
何曾凭喜怒,
未省蔽谗谀。
尘世留微号,
烟霄返旧都。
悠悠增筴验,
难问鬼臾区。

诗意:
这首诗词是仁宗皇帝写的,他希望得到父亲的批准来实施他的治国之策。他自己审视着自己的著作和图纸,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他从未凭借喜怒来决定事情,也从未意识到自己被谗言和奉承所蒙蔽。他留在尘世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但他的心向往着天上的高处,希望能够回到过去的都城。他深思熟虑,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但却难以问及来世的真相。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仁宗皇帝的治国之志和个人追求的内心感受。他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和支持,以便能够实施自己的治国策略。他以自省的态度审视自己的著作和图纸,这显示出他对自己的要求和对治国事业的重视。他强调自己从未因为喜怒而决定事情,这说明他具有冷静客观的判断能力。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谗言和奉承所蒙蔽,这是一个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警示。

诗中描绘了仁宗皇帝的内心世界,他渴望离开尘世的纷扰,回到过去的都城,这反映了他对高远理想和对宁静安逸的向往。他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这显示出他对自我提升和成长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深沉内敛的笔调写就,用字简练而意蕴丰富。通过对个人追求和理想的描绘,展现了仁宗皇帝内心的坚韧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此诗词抒发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期望和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和思想内涵。

  • 《和仲求即席分题得庶字》

    刀笔漫无营,图书纷不御。平生携手人,邂逅赏心处。名卿邵朱邑,肤使超严助。都官富篇章,博士熟经据。岂特好微言,又多和大虑。从容故天幸,倜傥尽人誉。千艘来交荆,万舸去扬豫。良无此嘉客,式饮吾所庶。

  • 《十月望日泛舟鹅塘感坡翁后赤壁赋有作》

    浮浮短艇水风微,一枕清溪绕曲崎。篷底鎔金斜日碎,天边散绮暮霞尺。霜凝水落黄泥坂,月小山高赤壁矶。等是初冬一风景,感今怀昔自歔欷。

  • 《赠江宰彦通》

    富沙耆旧江先生,方册之中久闻名。今识其子长安城,中年状貌老典刑。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尝一出清之声。临事不翅水鉴明,未尝一示明之形。牛刀初割琴初鸣,市稀善获鲜善烹。江华百里农桑甿,阴受令尹生与成。尚不能窥岂能评,两部使者识理精。循吏政出吾六经,一元动荡万汇亨。

  •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

    东门何煌煌,骊驹络金羁。朱颜照秋鞠,炯炯青云姿。往登芸香阁,编书给隃麋。予方滞江汉,发轫将安之风林舞危叶,霜畦杀青蕡。车马如上州,朝天逐高云。行迈岂不劳,欲书竹帛勋。岁晏重感慨,我独念离群。

  • 《感事》

    东城有佳人,艳色动邻里。家贫寡脂泽,不为荡子喜。终年守荆扉,空复怜稚齿。煌煌青楼倡,妍华讵容比。珠绮盛妖惑,车马日如市。世事谁不然,美玉沦泥滓。所以抱石翁,含凄自沈水。

  • 《扇子诗》

    斯文悔少作,自谓老更工。不是舍人样,合住此山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