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神鼎犹烘药,夷槃已实冰。
留恩均器服,下诏约山陵。
影殿虚绨几,皇堂掩漆灯。
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是宋代文同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神鼎犹烘药,夷槃已实冰。
留恩均器服,下诏约山陵。
影殿虚绨几,皇堂掩漆灯。
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

中文译文:
神鼎仍烘药,夷盘已装满冰。
保留恩德均匀供奉,颁发诏令规约山陵。
影殿空虚,绸绣帷幕几何。
皇堂中的漆灯黯然无光。
柏树城下寂静萧萧,只有暮色的云凝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宋仁宗赵祯而写的。仁宗是宋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为国家带来了繁荣和稳定。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仁宗皇帝的离世,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慕和哀思。

诗的开篇描述了神鼎烘烤药物,夷槃已经装满冰,这里使用了宝器的象征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仁宗皇帝的离世之痛。接着,诗中提到了仁宗皇帝留下的恩德,将其均匀地传承下来,同时下令约束山陵,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敬重和对他政绩的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影殿虚空,绸绣帷幕几何,皇堂中的漆灯黯然无光。这些描写传达了皇帝的离世给皇宫带来的凄凉和悲伤,暗示了国家因皇帝的离世而失去了明亮和繁荣。最后两句“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以寂静的柏树城下和凝结的暮云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仁宗皇帝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仁宗皇帝的悼念之情,展现了仁宗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离世后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通过对皇宫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对皇权的思考和对皇室命运的关切。整体上,这首诗词以凄婉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抒发了对仁宗皇帝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感慨。

  •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 《此君亭歌》

    玉堂视草儒林翁,暂凭熊轼来江东。政成暇日开宴席,选胜共诣金仙宫。幽亭虚敞竹森耸,低徊映日清阴重。静坐爱此君,乃知雅尚人情同。屏山叠石色苍翠,我疑巨灵掣断岷峨峰。繁霜摧枯木,飞叶穿疏栊。芳筵列时果,璀璨间青红。羊肋细软蟹螯丰,兵厨酒善琥珀浓。褫带就坐约烦礼,

  • 《感怀》

    塞雁南飞又北旋,上皇音问转茫然。孤臣自恨无容地,逆虏犹存共戴天。王衍昔年知石勒,谢玄何日破苻坚。京城四塞山河固,一望龙沙一泪涟。

  •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

    桂酒牵诗兴,兰釭照客情。 ——陆士修讵惭珠乘朗,不让月轮明。 ——张荐破暗光初白,浮云色转清。 ——颜真卿带花疑在树,比燎欲分庭。 ——皎然顾己惭微照,开帘识近汀。 ——袁高

  • 《卢发》

    十姓胡中第六胡,也曾金阙掌洪炉。少年从事夸门第,莫向尊前气色粗。十姓胡中第六胡,文章官职胜崔卢。暂来关外分优寄,不称宾筵语气粗。

  •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争问官侬子谓谁,看来似不是农师。向人羞道闲陪涉,说与豳风七月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