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日长偶书》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
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日长偶书》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日长渐觉逍遥乐,
何况终朝无事人。
安得遂为无事者,
人间万虑不关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日长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作者认为,当日子变得漫长时,人们可以感受到逍遥自在的快乐。更何况,如果整天都没有烦恼和事务缠身,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作者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被人间的烦恼所困扰。

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那个时代,社会压力和繁忙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渴望能够摆脱琐事,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欧阳修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他对于宁静、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烦恼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烦恼的厌倦和思考。

  • 《不睡四首》

    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拥禂仰面书帷薄,数尽承尘一簟花。

  • 《山中赠日南僧》

    独向双峰老,松门闭两崖。翻经上蕉叶,挂衲落藤花。甃石新开井,穿林自种茶。时逢海南客,蛮语问谁家。

  • 《山花子(成支使出侍姬,次穆季渊韵)》

    雾阁云窗别有天。丰肌秀骨净娟娟。独立含情羞不语,总妖妍。持酒听歌心已醉,可怜白发更苍颜。红烛纱笼休点著,月中还。

  • 《上张徐州》

    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愿鼓空桑弦,永使万物和。顾己诚拙讷,干名已蹉跎。献词惟在口,所欲无馀佗。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贱子本如此,大贤

  • 《千秋岁》

    柏舟高躅。晚岁宜遐福。门户壮,疏汤沐。青袍围白发。端锦缥犀轴。仙桂长,交柯却映蟠桃熟。缥缈长江曲。入破□箫逐。香雾满,飞华屋。玉钩凉月挂,冰麝芙蓉馥。千万寿,酒中倒卧南山绿。

  • 《次韵杨宰游神居》

    峰顶留云一鹫骞,山腰涵碧老蛟蟠。鹍鵬翻海十洲近,江汉分流三楚宽。曾是乘闲上埃霭,小留舒啸倚高寒。想君缓憩双凫舄,不羡冲霄吴彩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