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入采石》

始饮秦淮水,已湔京洛缨。
自嫌尘土迹,恐污江山清。
太虚淡秋影,霜物尤疏明。
拟问白云公,贳此秋岩耕。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入采石》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描写作者游历江南的经历和感慨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第一句“始饮秦淮水,已湔京洛缨”,表达了作者开始游江南的心情。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京洛是指京城和洛阳,缨是指帽子上的装饰。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开始进入江南地区,沾染了南京和洛阳的气息。

第二句“自嫌尘土迹,恐污江山清”,表达了作者怕自己的尘土污染了江山的清洁。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的自我要求和对环境的尊重。

第三句“太虚淡秋影,霜物尤疏明”,表现了江南秋天的景象。太虚指的是虚无,也可指天空。这里表达了秋天天空的清澈和淡淡的灰色。霜物指的是霜,因为江南秋天的霜比较少,所以尤为显眼。

最后一句“拟问白云公,贳此秋岩耕”,表达了作者对白云公的向往。白云公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以耕读为生,著有大量诗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白云公一样,在这秋天的岩石上写下自己的诗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文化的追求,也表现了一个文人的浪漫情怀。

  • 《磐石》

    古寺耸山椒,公堂去不遥。寻僧忘俗虑,盘道出尘嚣。疏箔卷烟雾,明时望泬漻。渔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 《瀑布》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 《游仙曲(三首)》

    天风飒飒步声虚,一片红云控帝居。闻道茅家开夕宴,上元亲授太霄书。

  • 《渡江寄吴氏伯仲》

    烟中流水晓潺潺,扬子津头雨一湾。沾袖成斑皆客泪,隔江如黛是家山。欲探子母羞钱箧,未卜雌雄泣剑环。寄语吴郎三玉树,莫因裘敝笑人还。

  •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