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萧萧林翠开,支筇古寺独徘徊。
山中不怪无人识,十五年前一度来。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入福昌寺》是宋代文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风儿轻拂着树林,阳光明媚,翠绿的枝叶摇曳欢开。
我独自在古老的福昌寺里徘徊,
山中的寂静并不奇怪,因为无人能认识这里,
就在十五年前,我曾经一度来过这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孤独地来到福昌寺的情景。风轻拂树林,阳光明媚,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福昌寺古老而庄严,但又显得孤寂,没有人能够理解这里的深意和历史。作者在十五年前曾来过这里,现在再次回到这里,他的心情是复杂而深沉的。
赏析:
《入福昌寺》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福昌寺的情感与思考。风儿轻拂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与古寺的庄严与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描述福昌寺的无人识别,表达了对于寺庙中历史与文化的无人理解的遗憾。同时,诗中提到自己曾经在十五年前来过这里,这种重返古寺的情感投射出作者内心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寥的心境,以及对人世间繁华与寺庙宁静的对比。通过对福昌寺的描绘,作者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历史与文化的珍视。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思索和回味的空灵美感。
置酒兰菊间,宾主适所适。权豪自炎炎,下上走役役。兹时况休沐,良可会朋戚。流俗务趋喧,宁思事闲寂。我辈岂其愚,欢言无吝色。相与举杯盂,高歌不知夕。秋花未黄紫,秋云多淡日。但知沉醉归,莫顾有吏责。冠绋身外物,傥来安足惜。吾贫喜从游,幸免挂钱僻。
顶有丹砂, 服具玄明,云胡作奴。想风霜搏击,不如一鹗,
得意今如此,清光不可攀。臣心尧日下,乡思楚云间。杨柳依归棹,芙蓉栖旧山。采兰兼衣锦,何似买臣还。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阴岩万古无纤尘,木石翠润无冬春。时哉两猿挂复蹲,其一抱子为屈伸。下有游貆意甚驯,雄雌嬉游循水滨。沐猴遇麞愕欲奔,据高自得俯而扪。悬之门堂阅疑真,妙哉易生笔有神,以此成名以终身。
功名幻妄炊粱枕,岁月奔忙下坂轮。昔作时来木居士,今为暑退竹夫人。白襦裙稳于归衮,黄独苗甘似食珍。老汉秃残惟齿发,不妨句子尚尖新。